第(2/3)頁 “父皇,還要提防倭國人利用大興子民善良,為他們募捐籌款,這些倭國人慣會使用鉆漏子的騙人招術。” 康王的話,讓周乾深以為然。 他突然覺得,以前這個不言不語的十四子,在對待鄰國的態度上,與他意見一致。 再反觀晉王……雖說求和也是一種手段,但難免有失血性。 “京城里抓捕倭國細作一事,就交由老十四你來負責,老十,你回去多看看倭國的史書,便知道這樣的民族,不值得被我們援助,因為你的援助換不來它的感激,只會激起它想侵占你資源的欲望罷了。” 晉王只能假裝順從地點了點頭,心里卻想著,該如何處置府上的那對雙胞胎姐妹花。 關于倭國人如何,與他無關。 但他絕對不能讓老十四在父皇跟前逐漸深受重視。 這次查找倭國細作一事,他可以借此賣倭國一個人情,才好堵住岸填太郎的嘴,不讓其胡言亂語把他拖下水。 …… 江南道。 麻繩專挑細處剪,厄運專找苦命人。 這次地震,根據統計,許多受災嚴重的,都是住茅草屋或者土坯房的窮苦百姓,房屋的損毀,讓他們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再加上地震來臨,他們想要帶上更多的東西出門,導致受傷較之別人更加嚴重,需要全方面的補助與救濟。 金陵府有額外的稅收,在除去官府修葺費以外,能夠拿出足夠的補貼,幫助那些受災受傷的百姓們重建家園,但除了金陵以外的其他州縣,特別是近海的州縣,損失較為慘重,而這個時代的漁民也是艱難求生的存在,更別提當地賦稅收入了。 這個時候,江南商會的富豪商紳們,在元家的帶動下,開始對口募捐。 主打的就是一個老家在何處,便對口捐獻。 不到三日,便募捐齊了足夠的資金,在商會的監管下,發放到需要救濟的災民手中。 寧家老家在關內道,但如今也算是金陵人氏,只是由于金陵官府財大氣粗,有錢也沒處捐,干脆直接給商會豪捐五萬兩,分攤到有需要或不足的州縣去。 一時間,江南商紳多義氣的名聲,流傳甚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