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腺科主任曹坤知道這臺手術的價值。 當晚根據視頻,熬夜寫了一篇論文,交給趙原審閱。 這篇論文主要講了三個巨大的創新:其一,腔鏡逆序法;其二,2mm孔;其三,降落傘式補片法。 論文的第一作者是趙原。 趙原看到曹坤擬定的名稱,有點懵圈,沒想到一向看上去挺嚴肅的曹坤還挺會拍馬屁。 關鍵這馬屁手段極為高端…… 什么趙式逆序法,趙式孔,趙式補片法…… “老曹,你這個論文發出去,會不會太浮夸啊?” 曹坤語氣嚴肅地說,“趙院長,之所以取這名字,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其一,這套術式對乳腺癌手術而言,將會帶來顛覆性的推動,走向國際舞臺,也具備極強的競爭力。 其二,這是您獨創的技術,用您的姓氏冠名實至名歸。 其三,您如今在外科領域名氣響亮,打上您的標簽,會讓術式迅速得到重視和認可,便于后期推廣。 其四,這套術式一定會在三四年內成為乳腺手術最常用的術式,您的功勞不可磨滅,沒必要謙虛。” 趙原見曹坤如此真誠,也就沒有再說什么,在論文當中挑出了幾個問題,隨后在手術美觀度的問題上,進行了深入探討。 “乳腺類手術,要迎合時代特點,不能滿足僅僅保乳,而且還要做到美乳。 亞洲女性容積偏小,經常出現假體偏上的問題。 是否可以采用患側重建+健側隆胸的方法來解決?但需注意隆胸側的皺襞延伸水平要比重建側更低。 此外,假體大小可根據前述的切除腺體乘以0.8來計算,重點要注意女性胸圍的黃金比例是身高乘以。 這樣就可以讓美觀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曹坤雖說悟性不錯,但面對趙原突然給出的全新訴求,還是顯得準備不足。 仔細分析趙原對乳腺手術的理解,突然感覺自己這么多年手術白做了。 之前他學習的手術方式還是以開放手術完成乳腺腫瘤重建,盡管患者能夠滿足于“保命和保乳”,而忽略較大切口瘢痕、乳房大小和高低不對稱等缺陷。 但趙原從旁觀者的角度切入,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趙原還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假想。 “目前全球進行日間乳腺癌腔鏡重建手術還處于空白,你要好好做準備。爭取一周之后,我們舉辦一次活動。另外,你根據論文整理一個手術流程,要總結一套腔鏡重建手術的學習曲線,爭取讓高年資主治醫師進行10-12例手術即可掌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