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簡明術后捐贈的事情,在全國文藝界引起一番轟動。 而趙原的名字也在文藝圈火了一次。 文藝圈向來都是瞧不起其他行業,自詡清高的一群人,但他們對趙原豎起了大拇指。 也有不少人效仿簡明的大義行為,將自己名下的珍藏捐贈給博物館。 人活一世,財富帶不進棺材,還不如活著,留個好名聲。 當然,趙原酷愛收藏文玩字畫的謠言,也是不脛而走。 周四。 趙原來到中元大學,作為評委,參加第二屆中元臨床英才計劃。 招募一批醫學生,提前進入醫院實習。 有周英這批醫學生作為模板,中元大學和天華醫院對這個人才培養計劃頗有信心,所以今年的宣傳力度很大。 學校也高度重視,對醫學生的能力進行更加審慎的評估。 當然,也發生了一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情。 比如有些醫學生想要爭取名額,甚至動用了旁門左道,通過關系找到趙原。 趙原沒有給任何人面子。 其他事情可以講人情世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遴選精英,必須要守規矩。 有了公平的選拔制度,才能培養出滿意的人才。 醫務工作者的成熟期太漫長,導致優秀醫生的巔峰期太短。 趙原大膽嘗試改革,縮短醫學生在校園的時間,增加醫學生在醫院的實戰經驗。 很多人覺得有揠苗助長之嫌,但趙原覺得醫生必須要開展精英化教育。 適者生存,不合適當醫生的,趁早離開。 有天賦的好苗子要提前挖掘重點培養。 醫學生們對“英才計劃”高度關注。 他們看不到十七個醫學生每天還在各科室輪換,在高強度的工作下苦苦掙扎,只看到周英在哈德醫學院擔任一助,在世界舞臺上亮相。 “進入英才計劃,就相當于提前找到工作了。周英學姐的故事,跟小說劇情一樣。據說她現在已經能獨立做三四級的手術了,關鍵還是胸外手術。” “運氣太好了,能抱上趙原的大腿,就等于坐上了火箭。看看其他的導師,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專注自己的事情,把學生都當成員工或者跑腿的使喚。” “大家要擠破頭了,這次英才計劃報名的人數太多了。大家都知道這是鯉躍龍門的機會。” “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勇敢嘗試。說不定成功了呢?” 大一的新生們看到學長學姐們如此拼,瞬間就放棄談戀愛的想法,決定要在大一階段拼命學習理論,爭取在大二的時候,能趕上這個機會。 趙原對這屆學生還是挺滿意的,在理論知識方面學的比較扎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