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南雖暫時歸于穩定,但平靜之下的隱患仍舊不少,大量暗探子在此潛伏?!?br>
聽到張良此言,諸葛亮和蘇定方瞬間明了,都明白了對方主動降低守軍的原因。
若是守軍留多了的話,這些人就不敢冒頭了,唯有守軍少,給這些人看到成功的希望,他們才敢主動冒出來。
很顯然,張良是想引蛇出洞,從而被一網打盡,一勞永逸的解決青南的隱患,這樣秦軍的后方也會徹底歸于穩定。
“厲害呀?!?br>
諸葛亮和蘇定方心中都忍不住贊嘆起來,畢竟此計雖然簡單,卻是赤裸裸的陽謀。
哪怕朱棣明知這可能是張良設下的陷阱,但青南之立下一萬守軍卻也是真的,所以他定不會放過這個攪亂秦軍后方的機會。
張良既有設局徹底清掃青南隱患之心,那諸葛亮和蘇定方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三人敲定了下細節,以及出兵的分工后,就正式下達了了出兵的命令。
次日一早,諸葛亮和蘇定方就合兵一處,當眾發表了一下出兵宣言后,就一起率領二十一萬大軍南下,只給張良留下了一萬守軍鎮守青南三郡。
不出張良所料,諸葛亮和蘇定方前腳剛走,潛伏在青南的明軍探子就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隨后青南更是爆發了大規模的流言。
流言的內容也很簡單,說張良只是青徐名義上的總督,且遭到諸葛亮和蘇定方的聯合孤立,根本沒有實權,所以才會只給他留下一萬守軍,青南也將因秦軍內斗而再次陷入混亂。
隨著流言的不斷蔓延,張良也‘不得不’站出進行解釋,雖安撫住了大多數人,但也讓一部分人認為他確實遭到了排擠,否則也不會這么迫切的進行解釋,而這也讓一股更大的風暴在青南三郡開始醞釀。
————————————
徐州,下邳郡,下邳城。
作為明國的第二個都城,下邳的地理位置并不好。
準確的說,地處平原一馬平川的徐州,就沒有地理優渥的地方。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朱棣能在曹操和趙匡胤的圍攻下,守住朱元璋留給他的這一畝三分地,甚至還進行發展的原來更強了,才顯得更為的難得可貴。
朱元璋時期的明國版圖,不但囊括了整個徐州,還占領了豫州的魯郡全境,沛郡大部,梁郡東部,以及兗州的泰山郡南部,僅差半步就能成為中原霸主。
若不是朱元璋貪圖太行的百萬之眾,從而兵行險著,親自上太行山對付嬴昊的話,他很可能掃滅中原所有諸侯,成為四州之主。
等到了朱棣時期,雖說三次中原大戰讓明國丟了徐州外的全部地盤,而且南大門廣陵郡也被趙宋奪走西部半郡之地,甚至東大門以及連前都城彭城郡郡被曹魏攻占。
表面上看朱棣好像非常的慘,隨時都有可能步入亡國的境地,但隨著朱天蓬率軍整個齊國歸附,明國的整體實力不降反升的,綜合國力依舊在魏宋兩國之上。
彭城失守之后,適合作為明國都城的城池其實也沒有幾個了,無非就是下邳、廣陵、開陽(瑯琊郡治所)三個治所堅城,而這三座城池又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發展方向。
若是遷都到廣陵,或開陽,這兩座一南一北城池的話,那就說明他朱棣被魏宋打怕了,沒有信心打敗曹操和趙匡胤,所以準備放棄中原之地,向南方的揚州,或是北方的青州發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