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以籌碼換云南-《我,大明殺神》
第(3/3)頁
再來陳諤、黃淮等人這么一次,朱瞻壑沒法確定自己還能不能像這次一樣鎮定。
從北征……不對,從他在臺州府滅倭開始,這些程朱理學的士子就一次又一次的對他發難,他能忍到現在已經算是脾氣好的了。
“這個……和你給我的那個是一起的嗎?”沉默良久,朱棣再次開口,還起身從一旁拿了個奏折過來。
“算是吧。”朱瞻壑并沒有隱瞞,很是直爽的點了點頭。
“回京城吧。”
朱棣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朱瞻壑為之一愣,讓朱高熾父子倆直接呆滯。
“還是算了。”朱瞻壑很快就回過了神,微微搖頭。
“爺爺,大明需要安南,但也不只是需要安南。”
“暹羅、南掌、高棉和茍延殘喘的吳哥王朝都要處理掉,這對于我們大明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
“在孫兒看來,處理掉他們,大明可再續百年國運。”
……
這下子,就連朱棣也愣住了,他沒想到朱瞻壑把事情給提高到了這種高度,這讓他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百年國運……”良久之后,朱棣帶著些許失意地低下了頭,看向了手中的折子,喃喃自語。
“其實,就你現在給朝廷的東西,又何止能延續百年國運?”
“孫兒吃飽了。”朱棣的聲音過小,哪怕是同桌,朱瞻壑三人也沒有聽到。
“等會兒。”看著孫子站起身,朱棣知道他下一步就是要說出離開的消息了,搶先一步打斷了孫子的話。
“此前的事情爺爺還有很多不明白的,比如這封折子,再比如之前的糧食。”
朱瞻壑頓了頓,又坐了下來。
“回爺爺,此前孫兒派人遠渡重洋,取回了三種不同的種子,至于產量您應該都知道了。”
“孫兒快一年沒回去了,育種的工作也只是從父親給孫兒的信中了解到的,如無意外的話,此次孫兒回去就可以給朝廷送來一部分種子了,爺爺可以派人與孫兒一同回去。”
“不過有一點孫兒要提前說明,此次孫兒所得的三種糧食,只能給朝廷兩種。”
“兩種?”朱棣的眉頭微微皺了皺。
“是的。”朱瞻壑點了點頭,但并不準備解釋太多。
“里面涉及到的東西有些復雜,有一些就連孫兒也在探索,不過您不用擔心,單憑那兩種糧食就足夠朝廷使用了。”
“在這里,孫兒給您兩點建議。”
“第一,玉米可以,但紅薯不要大量的種植,因為紅薯難以儲存,并不適合用作儲備。”
“這個不可能。”朱棣直接打算了朱瞻壑的話。
“那紅薯的產量是最高的,也是爺爺最看重的,但你卻說不能大量種植?你應該知道這是無法控制的,哪怕是朝廷的命令,在涉及到口糧的時候百姓們也會陽奉陰違的。”
“這就是孫兒說的第二點了。”朱瞻壑并沒有著急,不急不緩地開口說道。
“針對您所說的這些,孫兒建議是從稅收上下手。”
“稅收?”朱棣愣了一下。
“對,稅收!”朱瞻壑輕緩一口氣,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咱們大明的稅收一直都是以實物為主,朝廷可規定在收稅的時候不收取紅薯,這就能保證百姓們不過多的種植紅薯了。”
“最起碼,他們也得種一部分的稻麥用來繳稅,至于剩下的土地,雖然百姓們肯定會大量種植紅薯,但有句話說得好,谷賤則傷農。”
“種的多了,收的自然也就多了,百姓們賣不上價格,甚至是連賣都賣不出去,自然就會酌情考慮了。”
“用不了兩年,百姓們就會選擇少量種植產量高的紅薯作為自家用的口糧,剩余的土地用來種植稻麥,一來可以繳納賦稅,二來價格也更高。”
“至于其他的,您可以利用孫兒給您的那個。”
朱瞻壑指了指朱棣的右手,朱棣和朱高熾父子倆也都隨著朱瞻壑的指向看了過去。
那封折子。
“配合這種新的稅收方式,一起實行?”朱棣的眉頭皺了起來,但立刻又舒緩開來。
“的確是個好辦法。”
說著,朱棣將手里的折子遞給了朱高熾。
朱瞻壑在折子里寫的不多,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攤丁入畝。
沒錯,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實行的攤丁入畝法。
所謂的攤丁入畝就是將稅收和田地綁定,擁有土地多的人多繳稅,擁有土地少的人少繳稅,讓真正該繳稅的人繳稅,讓連生計都難以維系的人少繳甚至是不繳稅。
綜合之下,大明國庫的稅收卻是沒變的。
“該說的都說完了,回云南路途遙遠,孫兒告退。”
朱瞻壑站起身,將一封信放在了桌上,然后朝著朱棣和朱高熾各行一禮,緩緩退出了乾清宮。
有了攤丁入畝法和紅薯這種糧食作為籌碼,云南就能夠穩定下來了。
最起碼,能穩定到永樂二十二年之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同仁县|
新昌县|
科技|
柘城县|
宜兰县|
延寿县|
调兵山市|
岑巩县|
东安县|
长岭县|
张家界市|
兴和县|
珠海市|
乌鲁木齐县|
庄河市|
军事|
吉安市|
江北区|
朝阳县|
岳普湖县|
四平市|
荆州市|
社会|
建平县|
通河县|
抚州市|
宁国市|
蕉岭县|
望城县|
穆棱市|
登封市|
潼南县|
光泽县|
都匀市|
互助|
五峰|
岳池县|
腾冲县|
璧山县|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