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七章答案是如此的高尚-《帝國崛起》


    第(1/3)頁

    第八十七章答案是如此的高尚

    “老爺好!”“老爺來了!”這兩個問候之間的區別不明顯,但是張瑤的感受截然不同,甚至是差別巨大。前者是張家莊百姓看見他時發出的問候,后者是給陳燮的問候。

    同樣是問候,前者在問候時充滿敬畏之色,眼里里只有麻木和本能。后者則顯得輕松一些,就像是熟人之間的問候,帶著濃濃的情分在其中。

    為什么會這樣,當有一個村民拋在身后時,張瑤不能不去想這個問題了。是什么?讓這些村民發生了改變。是腳下平整之后的道路?還是干凈的路面?又或者是一排一排整齊的教室里傳來的孩子們的讀書聲?

    走進學堂大門的瞬間,巧和的是下課的鐘聲響起了,當當當的鐘聲清脆悅耳,各個教室里呼啦一下沖出來的孩子,背著雙肩書包(古代版不料做的),一些孩子操起放在課堂外走廊上的背簍,三五成群的走過來。看見迎面走來的兩人,孩子們沒有畏懼之心,笑嘻嘻的打招呼:“老爺好。”然后很自然的走過去,沒有像他們的長輩那樣,站在路邊讓老爺先走。

    “這些孩子下午要去打豬草,所以帶著背簍。”陳燮解釋了一句,張瑤面無表情的點點頭,看著圍墻角落里的孩子們,正在排成長對,人人手里都有一個鋁制飯盒。

    “孩子們在排隊打飯,他們用的飯盒不白給,飯也不是白吃的。11歲以上的孩子,下午可以去窯口拉磚,也可以去拉煤,還可以去拉煤灰填道路。各處都會在他們干活之后發籌子,5個籌子就能領一個飯盒,1個籌子可以吃一頓飯。學堂鼓勵孩子們合作干活獲得這些飯籌。再小一點的孩子,就不允許干活了,必須每日在學堂上課,每日管一頓午飯,校服都是免費的。我不是供不起這些孩子,而是想讓他們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不勞者不得食。”陳燮一邊走一邊解釋,張瑤淡定的臉上露出激動之色,頻頻點頭。

    這時候張瑤才注意到,孩子們穿的校服。男生的校服是灰色褲子藍色的褂子,女生則是淺藍色長裙上身多一件黑白格子不料做的無扣外套。唯一統一的是腳下的鞋子,男女都一樣,都是綠色黑頭的布鞋(解放鞋)。

    “這個學堂,原則上只收張家莊的孩子,作坊里的工匠,不是本地人的,要坐滿十年,他們的子女才能享受這個待遇。所以,他們的子女可以在這里讀書,但是每個月要交一筆數目不太大的銀子,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陳燮說到這里,張瑤才明白,為何自己能看見這么多孩子。這些孩子,好多都是附近作坊工匠的孩子。只要在陳燮的地盤上,七歲以上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得上學堂識字識數。三年是底線,愿意讓孩子繼續讀書的,就得交錢了。

    “思華啊,就沖這個學堂,張家莊的百姓和那些匠戶們,對你就剩下感恩戴德了。”張瑤感慨不已,陳燮卻微微一笑:“張叔,我覺得您這個說法不全對。我做這些事情,其實是為了個人利益,也不指望他們感恩戴德。”

    “哦,從何說起?”張瑤來了興趣,這明明是善舉,怎么成了個人利益了?

    “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施舍只會產生惰性。我讓村民修路,付給他們工錢,看上去是在幫他們,實際上在幫自己。路修好了,馬車才跑的快,作坊里的產品才能運的出來。百姓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才能為掙更多的銀子。世間人多貪愚,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大明朝才有那么多盯著地里那點租子的土財主。同樣的道理,農桑為國之本,百姓吃不飽,國家就不穩,地主的租子就收不上來?有點天災惹禍的,就得出亂子。所以我要拿出銀子來修溝渠,打深井。地里收成好了,百姓能吃飽了,才有人給我干活。道理其實很簡單,可惜很多人看不到這點。”陳燮繼續忽悠,張瑤深以為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高雄市| 朝阳县| 巩义市| 婺源县| 乌兰浩特市| 汉川市| 将乐县| 锡林浩特市| 洛南县| 晋宁县| 辽阳市| 丰顺县| 商城县| 秦皇岛市| 清镇市| 梁平县| 清苑县| 察雅县| 康平县| 从化市| 洛浦县| 崇仁县| 玉屏| 泗洪县| 泸溪县| 留坝县| 黑山县| 阜南县| 郴州市| 建始县| 云阳县| 固始县| 邵武市| 临邑县| 历史| 房产| 玛纳斯县| 姚安县| 兴和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