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奧列格聽說常暗島很久了,從來沒有動過念頭想要來這里。 他沒有讓蘭波和果戈里跟著,也沒有帶任何人,被蘭波的亞空間強行「請」去的政府官員全部呆在古拉格,直到他想做的事結束之后再放回去。 奧列格也不擔心費奧多爾找到蘭波后會立刻動手,這并非縝密思索后的結論,像是與人相處久了之后,偶爾會靈光一現的直覺。 他沒有去琢磨費奧多爾的想法,就像以前亂步提起太宰治那樣—— 「我看不透他,就和你看不透那些讀者的奇思妙想一樣,不如說要是真的弄懂了才是大腦會被危險入侵的恐怖事情,放棄啦。」 奧列格如今能十分感同身受地理解亂步的意思了。 而很快,奧列格就沒有再去想費奧多爾的事情,他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 常暗島上……有大量的尸體,比奧列格見過的異能者總和加起來還要多得多。 雖然說是異能者大戰,但在后期已經出現疲軟的時候,被投入戰場的早就不全是異能者了。 這些尸體是怎么來的呢,奧列格出現在這里的第三分鐘就準確知道了前因后果。 ——他被迎面襲來的炮火擊中,痛感出現一瞬。 ——他被不知何處的刀雨貫穿,痛感出現一瞬。 ——他被尸堆中已經陷入癲狂的士兵所掃射,痛感出現一瞬。 人類有太多死法了,比海中的浪花還要多,比宇宙的碎片還要多,比某個人這輩子寫下自己名字的次數還要多。 在新聞報道中,他們大多用數字來進行可以歸類的統計,緊湊的阿拉伯字符被壓縮在一起,最后成為在敘述中最不起眼的一塊。 奧列格不是新聞工作者,所以他想要以區別統計學地給出一類說法,可絞盡腦汁也沒辦法找到合適的定義,來承放這類死亡。 身為作家的他描繪過「自殺」、「情殺」、「仇殺」、「財殺」、「無差別謀殺」、「自然災害死亡」、「意外罹難」……但怎么也想不起來現在這樣的情況該叫做什么。 仔細一想,奧列格恍然大悟,原來他早就知道了,一直從不同的人嘴里傳出,被不同的人聽見。 這種死亡叫做「戰爭」。 「概念」一下子以最直觀的形式展現了出來,什么「戰爭性質」、「戰爭形態」、「戰爭規模」……當作為渺小的一員親身步入戰場的時候,這些都不那么突出了。 …… 不算以前的筆名,奧列格對于戰爭的認識,第一次是在西伯利亞。 那邊沒有真正陷入戰火,大家的神經在冰天雪地中緊繃著,全然不知自己所警惕的對象其實是數年前,因為高層決策的失誤,加上他國的干擾誕生的「古拉格」。 第二次是在古拉格。 它生于戰爭,畸變于戰爭,在即將走向毀滅的如今,依舊被戰爭左右。 第三次則是現在的常暗島。 常暗島并不極端,和古拉格比起來,它算得上「平凡」。士兵在這座島嶼上死去,也只是死去,不會被歡呼著吊上高臺,放干血液,成為謊言中的禮物。 這片島嶼上千千萬萬的尸體,就只是單純的尸體,他們清楚自己是怎么活,又是怎么死的。 平凡、普通、有著人類所有基礎的常識和理智。在奧列格看來,這些人身上沒有任何理應走向不幸的要素。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命運的安排,那又是誰在主宰他們的命運?恐怕不是上帝吧。 奧列格繼續往前走,直到他看見了遠處的金光——萬鈞雷電擊穿了云層,將一整片可以成為廢墟的建筑所炸開。 奧列格站停,迎著帶著沙礫地颶風站在原地,還順手撈了一個被爆炸的余波所揚起的陌生士兵。 士兵條件反射將隨身攜帶的武器對準了奧列格,只差一點就扣下扳|機,停下的原因也很簡單——這是一個看起來只有十五歲左右、身上沒有任何武裝痕跡的少年。 不要小看能踏上異能戰場的小孩和女人——他的長官這樣警告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