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首先,他整理了一個計劃書,先各家各戶去調查,他們家有幾個孩子,大概在幾歲,平時最喜歡干的是什么事情。 其次,根據孩子的數量確定需要多大的教室,以及多少桌椅。 當他們拿著單子跑到人家家里問時,每家每戶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比較自信,就覺得這個神童肯定是自己家的,見著就說:“八妹,我跟你說,我家小子可聰明了,平時干活可利落了,他這么大一點就能夠上樹抓鳥了……” 一個勁地吹捧著自己家的孩子有多能干,就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聽著孩子整天捉雞攆狗的故事,朱八妹嘴角都有些犯抽:這些大娘,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讀書人?這種事情,是讀書人會干的? 也有人不太自信,在朱八妹他們來調查時,不怎么積極,說道:“我們家那小子就算了吧?他一看就知道不是讀書人的料,整天到處亂跑,臟兮兮的……” “是不是我們可不知道,我娘又不肯說,還是等以后以了啟蒙班,看看情況再說吧。”朱八妹拿著冊子,讓他報名字、報年齡。 朱家村不大,可要想摸清楚村里有多少孩子,大概是多少歲,以及大名叫什么,這么一圈走下來,也需要好幾天功夫。 沒辦法,你上哪家去,人家都能跟你嘮一會兒嗑。 也有的,是孩子跟著當娘的回了娘家,留在家里的公公、婆婆只記著孩子的小名和大概出生的年月,具體的也記不清楚了。 還好朱八妹這邊只需要了解一個大概的,否則碰上這么糊涂的爺奶,她們怕不得哭死。 等柳氏、劉氏、李氏、林氏各自從娘家回來,調查才終于進入了結尾階段。 朱七拿到調查出來的結果,進一步完善他的計劃,并且隨時跟葉瑜然報備。 中間,一家人還出席了李琴與聞人山的婚禮。 作為干娘,葉瑜然當仁不讓,直接坐了主位。 不管是男方家長,還是女方家長,對她都非常客氣。后者是感謝她給自己女兒介紹了一個這么好的夫君,前者則是看在她有個當秀才的兒子,以及那份被李琴帶到聞家的一成股份。 當然了,關于股份的事情,兩家心里有數就成了,并沒有對外張揚。 在曬嫁妝的環節上,兩家人也只字沒提這事。 唯有李琴的嫂子在后面感嘆:“唉……可惜了,那可是一成的收入了。” “再可惜也不是咱的,”另一個嫂子說道,“人家干娘給的,指名了要當嫁妝,你能怎么辦?” “難道你不羨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