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到葉瑜然的承諾,朱永寧松了口氣。 他兒媳婦在家里沒休息幾天,就急急地跑回去開工了。 李氏看到時,還勸了幾句:“你急什么呀?就算再急著干活,也應該先把身上的傷養好。” “已經好了,不耽誤干活的。”她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趕緊做了保證。 “我不擔心活,如果是燙個粉而已,這活也不重,我就是擔心你的身體。”李氏拉過她的手,關心地說道,“大家都是當娘的人,心里惦記的都是孩子,我哪能不明白你的想法?只是掙錢再重要,沒有什么有自己的身體重要。你只有有了好身體,才能夠掙到更多的錢,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你要是有個什么三長兩短,你的孩子怎么辦?” 她心頭一軟,眼眶就紅了:“謝謝!” 除了這兩個字,她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背,感慨地說道:“謝什么呀,大家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待會兒你也別太辛苦了,要是吃不消,就跟我說我給你安排的輕松的活。你現在這個情況,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 還轉過頭去問了正在干活的人,是不是這個理。 大家自然說是,誰沒個難處呢,只有互相體諒,這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一時間,其樂融融。 不過大嘴巴兒媳婦也知道,大家的話是這么說,便她要真這么干了,時間長了,大家的心里肯定會不舒服。 大家都拿一樣的錢,憑什么你干的活要少一點? 人家又不欠你的。 另一頭,朱五這邊也給朱永寧的兒子安排了一個短工,工錢自然要比他媳婦要高一些,就是要離開有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都在準備過年的事情了,有的人想趁著過年前賺筆大的,也有人舍不得離開家人,想要跟家人享受過年的氣氛。平時,朱永寧也舍不得兒子在這種時候離開家,可是誰讓家里背了債呢,只能辛苦兒子了。 朱永寧看到兒子、兒媳婦都有了活,連孫子也經常采了花之類的送到朱家賺錢,就覺得被特殊“照顧”了,特地打了些野貨,送到朱家,跟朱老頭道了謝。 “這值當什么呀,都是一個村的,而且我們都姓朱,能幫到自然要幫。”東西收下了,朱老頭卻讓他下回不要這樣了,道句謝就行了,還送什么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