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他也沒讓朱永寧空手走。 李氏準備了回禮,放在籃子里,讓朱永寧拎回去。 拎的時候,只感覺沒什么份量,等真的到了家里他才發(fā)現(xiàn),籃子里的東西不少,都是一些過年時的“體面貨”。 即使家里再難,有了這些“體面貨”,走親戚串門臉上也好看些。 “爺爺,你拎了什么回來呀?”大孫子看到他回來,還跑過來湊熱鬧。 朱永寧摸了摸他的頭,感慨道:“以后你長大了,要記得感謝你浩氣叔一家,知道嗎?” 他瞥見籃子里的東西,默默記在了心里,同時跟他爺爺承認:“嗯,我知道了,爺爺,我會記得了。” “好孩子。” …… 這個年,對于某些人家來說,過得有些艱難,但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幫扶下,又似乎不那么難了。而對于朱家村的大部分人來說,今年的收獲還是滿豐富的,又是地,又是布,再圓滿不過。 當然了,對于那個被押進深山里的大嘴巴來說,這大概是她這輩子最糟糕的記憶。 冬雪漸漸落了下來,屋頂上、樹枝上蓋上了白霜。 可大嘴巴卻還穿著單薄的衣服,頂著嚴寒的天氣,窩在井口邊上洗衣服。 這些衣服自然不是她的,而是尼姑庵那群尼姑的。 那天被人送上馬車的時候,她就知道要糟,卻怎么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她居然會被人送進尼姑庵里,而且還是這種專門處罰做錯了事情女人的尼姑庵。 這種尼姑庵一般都建在人跡罕至,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里,只有尼姑庵自己人才知道他的具體位置。 當然他們也不是白收人,收一個人就要給錢,至于到底給多少,具體情況具體商量。 大嘴巴的定價是每個月一兩銀子,這在尼姑庵里已經算是比較高的價格了,也有一個月收一百文的,只不過那人也比較慘,幾天都吃不到一個饅頭。還得不停干活,才能給自己掙一頓五谷雜糧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