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法司,是大明律法的審判、復核與監督最高機構。”
“我來問諸位,朝廷制定律法的初衷,又是什么?”
來自三法司的十幾名朝堂高官,先是一怔,隨即面面相覷。
不等眾人回答,云逍接著說道:“制定律法,無非是保護百姓,懲惡揚善,解決?6?8矛盾,維護秩序和公正。我說的可對?”
左都御史范景文頷首道:“國師所言,分毫不差!”
其他官員都紛紛點頭附和。
“碰瓷,看似危害不大!”
“實則卻是危害巨大,甚至大于盜搶!”
“那是因為,碰瓷不僅危害百姓的財物、性命,影響到民心風俗。?6?8”
“官府若是放任不管,就會導致天下風氣敗壞,良俗公序淪喪?!?br>
“長此以往,會是什么后果,諸位都是飽讀史書,應當不用我提醒吧?”
說到這里,云逍加重了語氣。
官員們無言反駁,都沉默了下來。
在程朱理學當道的時代,最注重的就是道德。
百姓的人心,天下的風尚,也是歷朝歷代統治者最為看重的事情。
官員們不是不懂碰瓷的危害。
只不過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往往因為怕麻煩,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利用他人的善心訛詐錢財,更是惡上加惡,可恥、可恨之極!”
“若是不加以嚴懲,日后誰還敢行善?良俗公序又何存?”
云逍提高了聲音,語氣也變得嚴厲。
刑部尚書的額頭不斷冒汗。
何大成和兩個兒子,跪在那里一臉懵逼。
訛個財而已,怎么被國師一說,好像很嚴重的。
良俗公序又是個什么東西?
“不是你撞的,又為何去扶?”
“你的書讀到狗肚子里去了,你的良知也被狗吃了?”
云逍看向縣令王養浩,神色陡然變得冷厲。
王養浩面紅耳赤,咬牙說道:“下官即使審斷有誤,國師也不該如此羞辱!”
如今當官的最看重的就是臉面。
在公堂之上,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出這樣的話。
況且還是國師親口所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