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怎么了?” 鈴木友紀回過神來發(fā)覺達·芬奇提著的粉發(fā)腦袋一動不動,目光呆滯,仔細看倒還有呼吸跡象。身體分兩部分在一旁存放著,只剩下一顆腦袋卻還能存活呼吸,這本身就超出了鈴木友紀的認知。 “你不用管,妾身會慢慢研究她。不過,妾身不會弄死她。對付這些自視高傲的物種,抓一個折磨一番正好能威懾其他人,喚起他們同為生物該有的本能。” 達·芬奇并不在意被自己戲法玩弄的瓦爾基里希露德的想法,那是別人的感受,她只在意自己的樂趣能不能滿足,最多加上鈴木友紀的意見。故意在甲板上這樣做,也是為了以儆效尤,免得海上圍過來的不同異聞勢力都來找自己和鈴木友紀麻煩。 小魚小蝦級別就像蟲蠅一樣惹人厭。 果不其然,后續(xù)幾天就過得很太平了,一路上風平浪盡,隱約能看到不明海獸遠遠地在科考船后方跟隨,它們大多跟一段路就脫離了,勝在數(shù)量眾多,如接力棒般反復追蹤著科考船航行方位。 幾天時間熟悉下來,船長戈爾登也有點習慣了,他又不能拿這些自由游弋的海獸怎么樣。只要沒來襲擊他的科考船,任憑海獸們怎么追蹤。他也有點佩服自己的適應(yīng)力。 事實上不止是魯格手下的海獸們還在分批次追蹤,北歐的瓦爾基里偵查兵,埃及的荷魯斯眼,印度的石像,希臘的機械生物都在一定距離外觀察這艘科考船。不過有了某位瓦爾基里的現(xiàn)身說法,從那次之后他們都更為謹慎了,保持在更遠的觀測距離外。 船從日本海駛?cè)攵趸舸目撕#砹_斯地區(qū)同樣到處是荒蕪的無人區(qū),狀態(tài)沒見得比中國、日本地區(qū)好多少。 原本戈爾登船長有中途靠岸在無人通訊站嘗試通訊的想法,但部分海域有結(jié)冰跡象,他放棄了這個打算。 閑暇之余,鈴木友紀多在達·芬奇那里借幾本書翻閱,后者十分歡迎,甚至連帶有濃重神秘色彩的《所羅門小鑰匙》之類的禁書都拿出來要給鈴木友紀。對此持警惕態(tài)度的鈴木友紀只敢借歷史神話相關(guān)的書籍,臨時補一些凱爾特、北歐、印度等體系神話故事。 尤其已經(jīng)知曉的大神魯格,光明神巴德爾這兩位,祂們的相關(guān)神話故事,鈴木友紀也各自要了一份翻閱。 在此過程中,鈴木友紀發(fā)覺這兩位大神都具備光明屬性,是各自神話中光的化身。而且通過書籍,他進一步發(fā)覺這兩位都可以算是太陽神,這也是各地區(qū)神話的一個共同點,雖然常設(shè)置光明神與太陽神兩個神位,但總在后期將兩者混為一談。 神話經(jīng)常相互融合并與部分歷史相關(guān),鈴木友紀不是這方面的學者,他更多了解手頭上的文獻,了解不同視角的古代面貌。 和之前幾天一樣,鈴木友紀粗略翻完借來的書籍,就在吃了便飯后,前往原動力室。正巧今天船長戈爾登也在里面,他推門進入后,先把手里的書按記憶大致歸位。趁著這個過程,聆聽工坊內(nèi)兩人的對話。 “……你不能這樣做,女士。太殘忍了,她還是個孩子。” “她今年大約1500歲了。理論上不是孩子。”達·芬奇較為和氣地對戈爾登解釋,就像她沒把68歲戈爾登當老人一樣,只當是小孩子多管閑事。 戈爾登指著書桌上被當活鎮(zhèn)紙的粉發(fā)腦袋,先前準備好的語言頓時忘了大半。他犯了個錯誤,與caster達·芬奇講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