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互相打了招呼,領(lǐng)著姑嫂兩人進了后院。 后院里,長工吳老二和陳大麻子在坐著閑聊,看到她們進去,忙站起身打招呼:“姜小娘子來了。” “來了,這會兒不忙?”姜瀾清院子里所有醬菜都洗干凈晾著,院子也收拾得利亮。 兩人齊齊點頭稱是。 姜瀾清讓他們休息,這兩人和她一樣,每天都是四點多就來,他們還得給鎮(zhèn)上訂井水的人家送水,一挑水三個銅板。 如果前面忙不過來,他們還會去前面幫忙,特別辛苦。 她自己走到一壇子邊上,把壇子口打開,頓時一陣醬香味襲來,這是她新弄的豆腐乳,用筷子夾了一塊出來,讓他們幾個嘗嘗。 第一口只有微微的辣意,第二口才嘗到味道,越吃越是有味。 楊樹苗很喜歡這味道,贊不絕口,不愧是吃貨,在她嘴里,能吃的都好吃。 羅四妹還好,她嘗了幾口,沒好意思再吃。 吳老二和陳大麻子也覺得味道不錯,姜瀾清見他們喜歡,讓他們回去的時候帶些回去給家里人吃。 隨后姜瀾清找了一個瓦盆,盛了一些出來端到前面去賣,此刻,前面有好幾個客人。 她放下豆腐乳,便開口道:“大家過來嘗嘗,這豆腐乳是新出的菜,免費品嘗。” 一聽是免費品嘗,幾個客人都圍攏過來,她拿了專門準備給客人試吃醬菜的竹簽插上小塊分別遞給他們。 吃完都說不錯,有人開口問多少錢一斤,姜瀾清想了想市場的價格,便將價格定在十三個銅板一斤。 有的人說價格太貴,一人說貴,有想買的都不買了,姜瀾清便說做豆腐乳耗費時間,還有出來的周期都長,又說豆腐乳配粥最好,還有做醬香類的菜可以提味。 經(jīng)過姜瀾清解釋,客人們都覺得很合理,有臉皮薄的客人,認為嘗過不買會不好意思,遂都稱上一斤。 也有人沒有買,去買了別的。 忙完這批客人,姜瀾清見沒有什么好做,去后院盛了一些豆腐乳,還有一些香辣蘿卜干,辣白菜各準備涼粉,一份給她們姑嫂兩人帶回去,一份自己拿回去吃。 楊樹苗也不給她客氣,直接就裝進背簍里。 羅四妹不好意,楊樹苗說她不會給姜瀾清見外。 姜瀾清就喜歡楊樹苗這種直來直去的性子,去了前面給老翁說了一聲,三人便出了鋪子。 她到走都沒有給老翁說醬菜鋪以后都歸她,她不想太麻煩,醬菜鋪子的賬本她讓候叔先收著,她抽空再看。 三人今天收獲頗豐,賞銀都夠她們過這個冬了,有了錢,楊樹苗還想著去逛,想買點布做幾件里衣。 也就三點來鐘的樣子,再逛逛也行,姜瀾清只好跟著。 楊樹苗別看她性子那樣,其實她挺講究,做里衣的布,她都要買上好的緞子,三人只能去布店。 這個點,集市已經(jīng)開始散場,擺攤的開始收拾攤子,買東西的往家趕,沒有早時那么擁擠。 幾人一路走到鎮(zhèn)上最大的茗繡樓,又買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