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分兩頭,胡校長夫妻倆見到小丫頭的時候,就看到了四個比他們還大的老人,還有一個比他們小一點的女人。年輕一點的,他們看得出來,應該是莊欣的母親,大的那四個,看不出來,但是那兩個男的,很面熟! 小丫頭看到來人,呼的一下爬了起來就叫著跑過來,“校長爺爺,任奶奶,棟棟哥哥!” “寶貝小公主,來,奶奶抱抱!” 跟兩老和小哥哥親親后,她開始介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外婆,這是我的校長爺爺和任奶奶,還有棟棟哥哥……” 胡校長當了一輩子的老師,場面這種事情,他還是能控場的存在;任孃也算是大家閨秀出生,能將九個兒女都養成才,也不是那種沒見過世面的人。 但是,兩人總覺得那兩個男的,一個是小丫頭的爺爺,一個是外公,看著就很眼熟,那兩個奶奶和外婆,也很眼熟,就像在哪見過一樣。 “這兩位大哥,你們去過黔州?”胡校長看了一會兒,說到。 “黔州,幾十年前去過的了,在那里生活了好幾年呢!”楊老笑道。 “對啊,當時我們去的那里叫什么來著?修文府三民鄉寶寨公社!”陳老笑道。 “是啊,一轉眼,三十年了?對,三十年了!”白姨也說到。 “都老咯,也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去一次,志遠準備建設的黔州,還不知道咱們能不能看到呢!對了,志遠總說援建的那個胡家寨,會不會就是我們當時總去蹭飯吃的那個胡家寨?應該不會吧?”趙姨說。 “你們是當年去寶寨公社的知青!你是陳老師,你是楊老師,你是白老師,你是趙老師!” “你是?”四個老人一聽愣了!他們確實曾經在黔州下過鄉,當過知青,也是在寶寨公社下的隊。 知道這事的,現在已經很少了。 “我是胡家儀啊!這個是任廷芬!” “啊……哦……你們一個是胡家寨的大地主胡家的胡家儀同學,你是野蔥寨大地主任家的任廷芬同學!哈哈哈哈,當年除了我們四個資本主義尾巴,就數你們兩家地主老財后代被批得最狠啊!哎呦,這一轉眼,你們也都這么老了!”陳老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想起來了。 “我是說,老是聽志遠和小公主說,胡家寨胡家寨,總覺得很熟悉,原來就是我們下鄉的那個胡家寨!不過三民鄉那邊有好幾個胡家寨,我們還沒想起來居然就是你們那里!”趙姨笑了。 “對啊,校長爺爺的學校叫寶寨小學,外婆,寶貝給您說過的喲!”夏無憂說到。 “嗯嗯嗯,外婆沒有想起來!寶貝說過的!” “好好的一個地名,怎么改叫陽明府還弄什么個六桶鎮,我們真沒想到啊!”四個老人一陣嘆息,他們當年下鄉的時候,黔州就叫黔州,但陽明府應該叫修文府,六桶鎮叫鹽井鄉,二十年前,合并了幾個鄉鎮,統稱六桶鎮,其中就有當時的三民鄉,當時三民鄉就駐寶寨公社。 “這不,王陽明先生不是在修文府開了道場嗎?說是什么文化傳承需要,就改成了陽明府了,當時的城關鄉,改成了陽明鎮,好多人現在怕是都記不得以前叫什么地名了,我們那里,像花榔、大興、區山、聯合、還有當時的三民鄉,全部合到了鹽井鄉,稱為六桶鎮。”胡校長說到。 “哦,原來六桶鎮是這么來的?六合一嘛!”陳老說。 “不只六合一,還有好幾個,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叫六桶!” “你家那棵枇杷樹還在不在?”楊老問到。 “那棵樹不行了,年紀大了,雖然還活著的,也還結果子,但是每年都在掉枝,差不多到頭了。”胡校長露出難過的表情。 無論是人、動物、還是植物,都會面臨生老病死,枇杷樹的今天,跟他們何嘗不是一樣的?都老了。 “你家那個石院壩,還在吧?”陳老問。 “那個在的,志遠翻修的時候,擴大了不少,就在旁邊原來的竹林那里開的石頭,跟原來的石頭是同一個地方開出來的,不過還是能看出新舊,現在寨子里擺酒席,都是在我家院壩里的。”胡校長說到。 “竹林,哈哈哈哈,金竹條對嗎?我聽志遠說,你們有九個兒女,那我們走之后,你們又生了好幾個?想來九個都是喂金竹條長大的!”趙姨想起過往,胡家兒女犯錯之后,一定會被用竹條抽一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