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嘿嘿,不只是九個,小的這一輩也都喂過呢!”胡校長露出尷尬的表情。 “不打不成器,這點沒錯的,你不用不好意思!”陳老看到胡校長尷尬,就笑道。 “這緣份,果然像志遠說的,妙不可言!”白姨笑道。 四個老人跟校長夫妻倆都笑了,是啊,這緣份還真的是妙不可言。 “現在那邊怎么樣了?話說我們離開后,這么多年都沒回去過了?!? “好,很好!志遠跟我家老二一起,把整個鎮里的46個寨子,全部都修上了路,直接就到每家每戶的家門口,從黔州城到河邊的路,也修得很好,棟棟,把你爸照的相片拿過來,給爺爺奶奶們看看。不對哦,你得叫老祖,這都是爺爺奶奶的老師呢。這個也被喂過金竹條呢!” 棟棟把背包拿過來,里面裝的全是相片。 “四位老師,你們看,這是黔州下來的路,這是進我們寨子,這是我們家。” “大院壩,這是從我們當時進去的那里拍的!以前我們幾個經常會蹲在這里,對吧?” “對對對,我們還經常坐這里!” “枇杷樹在這里,咦,樹下的烘房拆了?種的這是花紅樹吧?還有,這是金桂?” “這是從院壩的坎上拍的,這是你三兄弟家吧?我們走的時候,他家好像剛剛建房子,應該沒變吧?” “喲,對面的那是野蔥寨,任大地主家的寨子!” “這是大棚?院壩外面你們家的自留地?” “遠處的這山叫什么來著?巖頭灣?我記得里面好像野雞很多,還有兔子,嗯,山上的野果也很多!八月的時候,還有八月瓜,哈哈哈,那味道,現在想起來都想流口水!” “這是水井溝?挑水的那個水井!修成這樣了?不錯,不用再去挑水了,好!” …… “咦,這個房子,跟這個……一樣的!”趙姨看了看照片,又抬頭看看別墅。 大家再仔細一看,確實是一樣的! “按照志遠畫的圖修的??纯催@個,是現在的學校,就在以前公社對面,建的學校,我剛退休了,志遠說的,教了一輩子了,我是校長,不是部長,64歲早該退了!” “志遠說得對啊,現在就算是大學的校長,人家50幾歲就退了,除非像夏大海大這樣的,可能還會到60才退,你一個小學校長,占著位置,那是不給年輕人機會啊!”陳老說到。 “對對對,志遠就是這么說的,他說,說好聽點,我是負責任,說不好聽點,我就是占著位置不愿意放手!”胡校長笑道。 “忙了一輩子,早點退下來也好,還可以到處走走!” “你家老二,當時好像這么高……”楊老似乎想起來了,“對,這娃跟他爸小的時候一樣,就這么高!別總說我們是你們的老師,那時候,要不是你們家,我們怕是早就餓死在那里了!” 四個老人一提到這話,都陷入了回憶之中,是啊,當時他們下鄉,都是成份不好的那種,寶寨公社其他人對他們都不好,也只有面前這兩個自稱是學生的人,對他們四個從來都好!時不時的就叫他們到家里吃飯,實際上當時的胡家,條件也不好,那時候,胡家老二也就是胡勝,算起來是老四,他的上頭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也才像小丫頭這般大,養四個孩子都難,可對他們四個所謂的老師,那是有什么好吃的都先讓他們吃…… 也是因為這樣,才讓四個老人度過了那段最困難最無助的日子。 那是一段守望相助的歲月,當時他們幾家被劃成了資本主義尾巴,是要被批斗的,而胡家跟任家則是大地主,同樣也是要被批斗的。 整個寶寨公社,三天兩頭被拉出來批斗的就是他們六個人,他們走得越近,批斗得越厲害,可不走得近,同樣也會被批斗,抱團取暖,還更好一些。 四個老人的文化程度高啊,胡校長和任孃多少也有些文化,孩子們需要接受教育,四個老人每次去家里吃飯,都會教孩子們學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