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教官-《穿越南宋當皇帝》
第(1/3)頁
金陵講武堂,大門兩側巨大的石獅子杳無蹤跡,換之于兩個一尺多高、三尺寬的四方磚臺,上面蓋起了木亭,門口持槍的士兵肅然而立,目不斜視。
而在門口外側的地面上,“士兵神圣、不可侵犯”的八個大字清晰異常,吸引著進出講武堂的人群。
不用說,這是皇帝刻意提高軍人地位的一個舉動了。
大宋到了北宋中期,崇文抑武、以文治武已成定規(guī),其負面影響不僅導致了宋朝武將群體的萎靡無能以及自卑,更是造成了尚武精神的淪喪,尚武之風蕩然無存。宋朝的歷次對外戰(zhàn)爭,備受屈辱,鮮有戰(zhàn)勝對方的戰(zhàn)例。
連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都能被殺,可見大宋皇帝和士大夫們的骨子里,已經脆弱到了極點。
一旦外敵入侵,武將便被授權,沖鋒陷陣,出生入死。待強敵退去,便立刻收繳兵權,大肆打壓迫害,循環(huán)不止,永不停歇。宋高宗趙構朝的岳飛、張憲,宋理宗朝的孟珙、余玠、王堅皆是如此。
而大門兩側的招牌上,“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以及“升官發(fā)財另走他路”振聾發(fā)聵,更是彰顯了金陵講武堂的辦學宗旨,提倡鐵血尚武之風,杜絕軍中茍且之路。
以南宋六千萬人,若是軍中尚武之風彌漫,將士同仇敵愾,即便是強大如斯的蒙古帝國,也無計可施。
可惜,南宋君王士大夫骨子里的懦弱,朝堂上永遠不停歇的內斗,對武將永無休止的忌憚打壓,讓數以千萬的南宋百姓,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滅宋者宋人也,非蒙古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進了講武堂,前院中間是講武堂大教場,其東、西、北三樓環(huán)繞,北樓上二樓為檢閱之用,面對著講武堂大教場;一樓為校本部辦公所用。東西兩側為教室,層高通透,占地寬大。
一路沿著中間的正道直行,中院正中的閣樓之中,幾座一人多高的石碑南北相向,依次立于屋中,石碑上面文字密密麻麻,不厭其煩,述說大宋歷史上的奇恥大辱。
澶淵之盟、靖康之恥、紹興和議、嘉定和議……
“……靖康二年三月丁酉日,金軍大肆搜掠后,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隨后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完顏宗望監(jiān)押,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完顏宗翰監(jiān)押,包括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人沿鄭州北行,其中還有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 10萬人等北返。宗室男性淪為奴隸,女子成為……
不用問,這是大宋歷史上,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的奇恥大辱了。
“……大宋向金稱臣,金冊宋高宗趙構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
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 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
不用說,這是宋高宗趙構格殺民族英雄岳飛,金人舉杯同慶,喪權辱國、國威淪喪的歷史性恥辱時刻了。
“開禧二年四月,宰執(zhí)韓侂胄發(fā)起“開禧北伐”,寄望收復北方故土。四川吳曦叛亂,使得前線攻勢迅速瓦解。韓侂胄也在開禧三年十一月,被朝中主和派史彌遠等人合謀誅殺。隨后,史彌遠將韓侂胄等人的首級送往金朝,以“函首之恥”的代價,向金朝示好求和……”
嘉定元年九月,宋金達成“嘉定和議”,“開禧北伐”以失敗告終。史彌遠與楊皇后矯詔撲抗金主帥韓侂胄,將頭顱送于金人,國書稱金主為伯父,歲幣銀絹各三十萬,又以三百萬緡錢贖回淮、陜失地……
斬殺一國主戰(zhàn)重臣,首級送給敵國,奴顏婢膝,委曲求全,奇恥大辱,聞所未聞!
閣樓門戶大開,學員們通往后院的寢室時,都會看到此景象,字字扎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不用問,這是講武堂要展示于世人,要弘揚愛國主義的愛國教育了。
趙竑站在窗邊,看著教場上學員招募有條不紊的情形,半天才轉過頭來。
軍隊的根本是軍官,基礎在基層,關鍵是人才。
優(yōu)秀的中下級軍官,既是鞏固和穩(wěn)定部隊的基石,也是帶領士兵完成任務的骨干,更是代表軍隊未來的后備力量。
訓練手冊與操典,趙竑都是憑著后世上大學軍訓,以及影視劇、網絡上的知識照貓畫虎編寫而成。反正新加入的兩個火器操練,震天雷和火炮,都是超越時代的利器,任其潑墨就是。
除了火器,講武堂目前的教學,和武學沒有太大區(qū)別,除了學習“七書”之外,加入了歷史、數學、律法幾科;至于醫(yī)護科,則是趙竑強行加入。
兵種分為步、騎、炮、水、工兵、醫(yī)護、輜重七科。
其中的炮科,自然是新加入的重中之重了。
七科都分為學科和術科,學科自然是課堂學習,術科則是要場地訓練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鹿泉市|
湖口县|
蕉岭县|
靖江市|
仲巴县|
白沙|
桃园县|
云林县|
安平县|
同心县|
宿州市|
鄱阳县|
陇南市|
建阳市|
静乐县|
乌兰浩特市|
全南县|
丹东市|
富裕县|
马鞍山市|
民和|
台中县|
宣化县|
宁南县|
大名县|
延吉市|
万安县|
木里|
澄城县|
临泉县|
郁南县|
曲沃县|
亚东县|
三门峡市|
娄底市|
五指山市|
麟游县|
东莞市|
福州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