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北,某部門。 朱耀慶伸了一個懶腰,看了看窗外黃昏的天色。 “60華誕文藝指導工作組”的工作很多,作為“音樂歌曲”部分的負責人,他很疲憊。 除了聯絡各個藝人,敲定未來幾個月各種演出的行程,審查大量歌曲,盯著《歌頌華誕》專輯的制作、刻錄、發行以外,還要統籌全國各個企事業單位、職能部門的音樂相關活動。 大慶、大慶,那真的是大陣仗,短短一周,各個地方報上來的“合唱”、“文藝演出”等,就有上百場次,社會面先且不說,國有力量那都得參與進來。 想當年他也是熬大夜第二天還能和同學喝酒的人,最高記錄48小時沒睡。 現在不行了,還沒到“老了”的程度,但確實“不年輕”了。 臨走之前,朱耀慶習慣性的點開了郵箱看一眼,沒想到真的有一份新郵件。 標題只有四個字。 “投稿:阿瑞” 朱耀慶眼前一亮,這個素未謀面的“知音”,可是讓他印象深刻。 這兩天“歌頌華誕”的專輯內容已經敲定,收錄60首歌,暗合60大慶,其中30首老歌、30首新歌,也印證著開拓進取的意思。 老歌就不用說了,最早的歌曲可以追述到建國前,就連國家主題曲都在里面。 而30首新歌,才是這次工作組從文藝界吸納的歌曲,有明星獻唱,有文工團演出,也有單純依靠作品質量入圍的。 其中,朱耀慶很有私心的,將《星辰大海》放在了新歌30首第一的位置。 看到郵件,朱耀慶很是激動,難道是邀歌得到了回應? 這位“阿瑞”神秘的很,好像除了投稿以外,一切不必要的溝通都很難得到回應,自己之前發了好幾封私人郵件,無一例外都石沉大海。 朱耀慶對此倒是沒什么感覺,音樂人嘛,有點自己的脾氣和調子,很正常。 迫不及待的打開郵件,看到果然是一個全新的音頻文件。 還真是投稿! 不過比起上次還有一個視頻文件,這次除了音頻,只有一個txt文本。 朱耀慶點開文本。 “如果想看mv,可以打開《星辰大海》mv,然后關閉音頻即可。” 然后朱耀慶才將注意力,放在那個最引人矚目的音頻文件上。 《少年》。 “果然是‘阿瑞老師’的風格,看名字完全看不出是一首‘紅歌’。” 本想迫不及待的直接點開,但想到那個txt文檔,朱耀慶還是將信將疑的先打開了《星辰大海》的mv,因為喜歡,他一直放在桌面上。 將音量調至靜音,然后才播放了《少年》。 一開始,就是悠揚的哼唱。 “wu oh oh” 僅僅是前奏,就已經抓到了朱耀慶癢處。 這女聲也太好聽了吧?和《星辰大海》同一個演唱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