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黑衫公子的臉色,一下就變得極為精彩。 幾乎是下意識的,他的目光就看向了旁邊的楚鐘白。 楚鐘白的臉色同樣“唰”的一白:“是他!李懷瑾?!” “這……這怎么可能?”黑衫公子顯然不信。 可人群中,卻已有人發出驚呼。 “李懷瑾真是大才啊!” “有此一篇志異,三年前李懷瑾名列案首,便是名符其實。” “正是如此。” 眾人都是稱贊不已。 雖然,論到銀華府中有名的才子,楚鐘白絕對當得起一份。 可真要說名震滿銀華,卻還得數李歲酒。 因為,李歲酒在考上秀才的時候,年僅不過十五歲,還是一舉奪得了案首。 即使是三年前的楚鐘白亦是被壓在其下,況且楚鐘白如今已有了二十的年紀,考上秀才時亦是有了十七。 這倒不是說楚鐘白不行,只能說李歲酒當年更像個‘秀兒’。 而后,李歲酒獲得聶府員外青睞,與聶府小姐有了婚約,當年不知道羨煞了多少才子佳人,男的嫉妒,女的捶胸。 真可謂是盛極一時,風頭無二。 然后…… 就沒有然后了。 這位銀華府最年輕的案首,迎來了人生慘痛的三年,聶府小姐病故,少年亦變得癡傻,三年不離草堂,再無一首詩詞文章。 甚至有流言曰:李歲酒能中秀才,乃是舞弊所得。 于是,一陣贊譽后,自然又有質疑之聲。 “可那李懷瑾,不是癡傻了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這三年不離草堂,實乃是一直在勤苦讀書,只是為了備考今歲的秋闈舉試?” “若是如此,李歲酒當真是心志堅毅之才啊!” 質疑之聲有,贊譽之聲卻更甚,畢竟,李歲酒三年前確實風采卓然,滿銀華的青年才俊中,絕無第二人可比。 楚鐘白和黑衫公子的臉色就顯得有些僵硬。 因為,他們剛才還言之鑿鑿的說,寫出此志異的人必是舉人或進士之才,如今卻得知是李歲酒執筆。 這耳光來得著實是太快了些! 三人的臉上自是火辣辣的疼。 特別是楚鐘白,現在的心情實難以用言語來訴說,就像是突然有座山壓在胸口,有些喘不過氣來。 黑衫公子甚至想著再和宋丁確認一番,可宋丁和張甲卻已是快步離去。 顯然,是去懷瑾草堂送貼去了。 而這時,再看自己手中平平無奇的請貼,便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于是,牙關一咬:“這李歲酒,竟又抄襲!” “抄襲?”眾人一聽,都看向黑衫公子。 “自是抄襲得來,若真有才學,為何三年不出一篇詩詞文章,如今卻又將這篇志異灑滿銀華府,來博些名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