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翻開儒家四書‘君子’,許守云認真閱讀,配合著注釋版,很快就明白這本君子講的是什么了。 君子之道。 修身養性,為國為民,凝聚儒家正氣。 “跟前世的大學很相似啊,不過大學要比這本君子講的更加通徹?!? 許守云很快給出了一個觀后感。 大學,是前世華夏的四書五經之一,整篇大學許守云還背的出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這就是大學之道,相比較之下,君子所表達的意思,是如何凝聚儒家正氣,造福百姓,成為國之棟梁。 一句話概括,就是讓你怎么去當官,怎么去做好一件事情。 而大學之道不一樣,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君子’,如何成為‘儒者’,要親和百姓,要有善心,如何有善。 先要知,知后有定,定后能靜,靜后有安,安后才有慮,慮后才能得。 一切萬物,都有緣由,有前后順序。 這是大學之道蘊含的諸多道理。 看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全文就是教你如何成為君子,把所有的方法全部說出來了,只要你根據上面的辦法去做,就沒啥大問題。 然而這本君子,就是告訴你怎樣的人,才是‘君子’,注釋版有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是圣人意見。 沒有一個統籌的概念。 搞明白這個以后,許守云不由閉上眼睛,腦海之中浮現出君子全篇,外加上大學之道全篇。 許守云大概明白了。 《君子》是這個世界的四書,能夠凝聚儒家正氣,而想要凝氣,就必須要搞懂君子是什么,那么‘注釋版’格外重要。 這是階級壟斷的東西,李云給自己的注釋版,是儒家圣人注釋,當然肯定不是原本,是抄錄版。 抄錄的是一位大儒,那么可以提高凝氣概率。 然而前世的四書之一‘大學’,則是完美版本的‘注釋版’,超越李云給的注釋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