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聞天又對小家伙說一句,不管對方能否聽懂,轉頭問地震的事情。
已經震完了,最大的地震就是方才,之后余震比不上最強的時候。
為了應對此次地震,朝廷撒出去二十萬正規軍,將士們穿著短打扮的軍裝,就是迷彩服和靴子出去。
沒帶武器,背包里裝著一件帆布涂膠雨衣,即朱聞天那時軍綠色的那種雨衣,有個兜起來的帽子。
再裝上一大塊塑料布,包裹自己的行李和一套用來換的干軍裝及筆記本,軍隊的將士已經習慣記錄軍旅生活。
手電筒、軍用水壺、繩子、醫藥包、三天的單兵口糧、單兵工具包、用油紙單獨包裝的冰糖……
其他攜帶的工具則為鎬頭、鐵鍬、錘子、釬子、撬棍……
二十萬人分到周圍的幾個府,寧國府不要,寧國府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有錢!
寧國府宣城縣的二十一個村子捐了三十萬貫,兩次地震的,臘月那次算一起。
一個村子一萬多貫,一戶人家幾十貫,說捐就捐,絲毫不猶豫,有錢!
有錢能使磨推鬼,拿錢出來買東西和雇傭人手,大家都很努力。
關鍵寧國府其他縣的百姓同樣有錢,他們也出一點,順便借地震的機會把該修的路再好好修修,地震后的橋梁建更好的。
太平府亦不用軍隊,他們有礦工,地震的時候礦區全停工,干別的工作吧!一個個有力氣。
應天府的兩個縣,包括石臼湖那里,也不要軍隊,大家萬眾一心,自己就買好全部的東西,有錢!
軍隊只好跑到鎮江府,應天府的東邊,偏東北一點的揚州府,過了江西北一點的滁州。
加上太平府江對岸的和州、寧國府東邊的廣德州,挨著應天、鎮江、廣德的常州府也分去了一些軍隊。
這次地震范圍太大,看免的田租就明白了,不受災憑什么免?
歷史上現在正在大量調集軍隊和人力物力修長城,年年災害,洪武八年三月初一正事確定發行寶鈔。
證明不行了,朝廷沒錢了,如此還要把田租給免了,可見受災的程度……
其他地方的百姓沒有特殊的州府富裕,需要軍隊去提供信心和支援。
軍隊正好閑著,邊關用不上許多人,他們是免費主力,不用白不用。
京師無須他們護衛,憑借親王府和宮中的護衛足夠應對尋死的敵人。
誰能在此時調動隊伍把下丘村給打下來,他們早就可以干掉其他地方的大明軍隊了。
哪怕裹挾百姓,隊伍攻城都沒有,因為打仗需要指揮,他們主帥在哪?二十多里之外?那你攻打什么呢?
何況二十里外就安全?莫說二十里,二十公里一樣打你,下丘村可是弄出來兩艘飛艇了,平時不用,放在那儲備著。
飛機也開始造了,起飛兩架帶著重機槍的小飛機飛過去問你害怕不?
裹挾百姓攻城?是讓百姓爬梯子,還是自己爬?那么近的距離,天天玩命練槍的狙擊手不打你?
至于說讓朱元璋投降,否則殺百姓……
這要是好用的話,大家抓別人的百姓就行了,抓一批百姓即獲得領土,還打個屁的仗!
如此情況下,不需要那么多的軍隊守備京師,派出去應對災害最合適。
該問情況了,叫人打電話。
電話線全換成銅線,傳輸效率高,給出高懸賞,目前為止還沒人敢偷電話線。
偷電話線只能自己藏起來,不能賣,賣給誰都會被抓。
朝廷懸賞,不管電話線值多少錢,只要發現有人偷,舉報后抓了人,一千貫到手。
能干銅活的工匠被重點盯著,他們不敢偷。
別人偷了賣到他們那里,他們就發財了。
偷了電話線還不能賣,自己又用不上,偷它作甚?
“報!應天府房屋倒塌許多,尤其是泥坯的平房,具體數字不知道,剛震完,還未來得及去仔細核對?!?
“報!揚州府大量房屋倒塌?!?
“鎮江府府城的城墻裂了,百姓傷亡數字不詳。”
“石臼湖水漫上來了,把湖邊的房子全給沖倒,人沒事兒?!?
“宣城縣的村子跑了一些家禽和牲畜,說等著災害過去,天亮找。”
“池州府府衙壞了,百姓的房子遠看大面積坍塌,好在大家都住帳篷,太陽出來再說。”
“馬鞍山礦口目前確定塌了一個,里面不清楚塌多少,但沒有人在里面?!?
“鎮江府石窯毀了四個,目前只知道這點,離得近能看到,其他的還不清楚?!?
“瀘州府的無為州電話線斷了,地震前還能通話,他們發電報過來,說正在排查江那邊的線路。”
一條條消息傳過來,大家停下吃飯的動作靜聽。
所以說現在最忙的是通信部門,一根根電話線要守著,電報要接發。
當然外面專門負責每一段電話維護的崗位人員也累,他們需要排查線路。
就是在自己的點位上往其他地方打電話,十公里一個位置,向兩邊打電話,自己不通,那就是自己這邊有問題,趕緊排查,排查五公里就行,因為那邊也會排查過來。
走一段距離就通信一下,逐漸縮小范圍,找到斷的地方給接上。
‘嗝~~~’朱元璋喝一大口啤酒,打了個嗝:“將將震完,上哪里統計具體數據,大家守在原地不敢動。
余震忽強忽弱,喝啤酒都只能倒半杯,晃蕩幾下就晃出去了。
地動了嘛!損失是有。然!收獲亦有,百姓可以好好蓋個房子。
原本讓他們蓋,朝廷出磚和混凝土,他們出一些鋼筋錢,他們不愿意。
現在房子不行了,自當答應,鋼筋不能白給,總得叫百姓付出一部分花消,不然百姓會欺人使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