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盛家,外書房中,王重和年不過十三的長柏相互拱手見禮。 「王重見過衙內(nèi)!」 「子厚兄何須如此見外!小弟草字則誠,子厚兄喚小弟表字即可。」 電視劇中的長柏和原著中的長柏雖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性子在細微處也有些許不同。 「子厚兄,請!」長柏雖年紀不大,做派卻是一派風光霽月,頗顯老成。 二人跪坐在長桉兩側,一十四五歲,只中人之資,瞧著頗為老實的女使為二人奉上香茗。 客套幾句,王重便直入主題:「素聞則誠天資聰穎,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能,尚未束發(fā),便已學富五車,有青云之志!」 長柏微微一笑,眼中閃過幾分自豪,可看著王重,卻又忍不住好奇:「聽父親說,子厚兄才是真正的學貫古今,才學過人,若非因家中生了變故,只怕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登科及第了!」 只是那灼灼的目光中除了好奇之外,還有些許少年人特有的熱血和不甘示弱。 也是,縱使再過老持穩(wěn)重,可年齡擺在那里,不過十三歲的身體,自小錦衣玉食長大的翩翩公子,所見所聞,不過是內(nèi)宅那一畝三分地的東西,又能有多少閱歷。 「登科及第!」說著王重搖了搖頭,感慨著道:「哪有那般容易!古來多少才學過人之輩,都卡在了會試之前,欲高中進士,除卻才學之外,運道、心態(tài),缺一不可!」 看王重的神情不似作偽,見其如此謙遜,想起父親曾與之促膝秉燭夜談,又想起那日在樓船文會之上王重的表現(xiàn),心中對王重的評價不由得高了幾分,好感也提升了不少。 「子厚此言極是!」正是因為踏入了科舉之路,才能明白王重說的到底有多正確。 歷史上才學過人,留下名篇無數(shù),名傳千古,于科舉之路上卻屢試不中的大有人在。 遠的不說,就說本朝那位寫出「忍把浮名,換了低斟淺唱!」的楊無端,其才學之高,乃天下士子公認的,世鮮有人及,卻恰恰因為這句話,惹惱了官家,讓楊無端:「且去低斟淺唱,何要浮名。」 后又在楊無端的試卷上寫了一句評語:「且去填詞!」。 且金口玉言,讓楊無端五十歲以后再去科考。 人至七十古來稀,五十歲再去科考,就算中了,又能在宦海中浮沉幾年?況且五十歲之后再去科考,當真就能中嗎? 那些個主考官們,再看到楊無端的卷子,會讓他高中?只怕會試之時就被刷了下去。 聊了幾句,長柏忽然想起前些時日,伯父盛維北上之前來家中和父親說的那番話,不由得好奇的問:「聽伯父說,子厚不但才學過人,武藝也十分精通?」 「不過是些強身健體的莊稼把式而已,談何精通,不過是盛伯父抬愛而已。」王重仍舊謙虛。 長柏卻不是那么容易被敷衍的:「伯父雖只是商人,然走南闖北多年,自身雖不通武藝,但眼力還是有的。」 王重道:「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危急時刻,以求有自保之力罷了!」 長柏顯然沒有想到,王重說出的習武理由會是這樣。 「子厚習武難道為了北擊契丹,收復燕云十六州?」 「想要收復燕云十六州,又豈能只憑自身勇武!」王重道。 長柏心中一凜,當即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子厚有何高見?」 「兩國交戰(zhàn),是兩個大國之間綜合國力的較量,而非一戰(zhàn)之功。」 「契丹強橫,雄踞漠北,國力并不比我朝弱,且兵甲之強,猶有勝之,若欲收復燕云十六州,需練強兵,增國力,朝野上下,勠力同心,文武群臣,齊心協(xié)力,否則 的話,收復燕云,不過是空談大話罷了。」 「強兵且先不提,不知子厚覺得,當下該如何增強國力?」十幾歲的少年人,正是熱血的時候。 「則誠有何高見呢?」王重沒有回答,反而笑著反問起長柏來。 長柏想了想,搖頭道:「倒是未曾想過,不過想來,所謂國力,無外乎財賦、百姓,欲增財賦,無外乎開源節(jié)流,然后再輕徭薄賦,以吸納山民、逃戶、鼓勵百姓多生多育······」 長柏的意思很簡單,國力說的就兩個方面,一個是錢財,一個是人口,國庫錢財?shù)膩碓矗瑹o非便是各種賦稅,而人口,是國力的基礎,只有人口增多了,賦稅才能增加。 王重笑著點頭道:「則誠所言,倒是與重不謀二人,所謂國力,無外乎國家財賦的多少以及人口的多寡。」 「欲練強軍,首先便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將士們?nèi)羰沁B飯都吃不飽,打仗的時候,又哪來的力氣與敵人廝殺,冠軍侯曾說過,帶兵打仗,無外乎賞罰分明,罰且不論,賞無非便是錢財,官位,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所以打仗離不開錢財!」長柏總結道:「更離不開人口。」 「不錯!」王重道:「方才則誠已然說了,欲增財賦,無外乎開源節(jié)流四字。」 「可如何開源、如何節(jié)流,則誠可有想過?」 「還請賜教?」長柏拱手道。 「當今官家仁厚,多行仁政,深得臣民愛戴,此乃王道,然世上除卻君子之外,還有小人,于君子行王道,于小人,唯有霸道方能制之。」 ……… 二人就這么討論起來,當今朝廷,官家仁善寬厚,并不以言獲罪,在東京汴梁,便是升斗小民,也常議論國家大事。 二人起初所言還無甚章法,想到什么便說什么,可聊著聊著,思路便漸漸清晰起來,說到了朝堂現(xiàn)狀,王重提出的三冗觀點,引起了長柏的興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