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紹天明命大周皇帝-《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公元946年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
已經(jīng)接受文武群臣和東京百姓推戴的張昭,頭戴十二旒冕冠,身穿祭祀昊天上帝的大裘冕服配玄衣纁裳,出開封城往南郊而去。
大裘冕服是冕服中規(guī)格最高的,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
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
而在此之前,張昭早就命人在東京開封府南郊筑壇,開國登基的第一步,就是要告祀天地。
到了唐代,對順天應(yīng)命這一套天人感應(yīng),已經(jīng)非常推崇。
皇帝自稱天子,登基自然要先告祀于天地和昊天上帝。
不過這套儀式中,張昭還加入了告祀軒轅黃帝的儀式,因為張氏的祖先張揮乃是軒轅黃帝的孫子。
黃帝之姓為姬姓,張氏就是出自姬姓,而張昭取國號為周,也是從這里來的。
告祀軒轅黃帝這表示張昭上承祖宗姬氏法統(tǒng),乃是追朔祖先,因此行周禮,取國號為周,是有法統(tǒng)依據(jù)的。
南郊祭壇,張昭著大裘冕服行跪拜之禮,燔木柴祭祀昊天上帝。
然后至軒轅黃帝牌位前,行叩拜之禮,此后回位,再次對社稷諸神,行三跪九叩之禮并進(jìn)獻(xiàn)玉、帛。
這一套做完之后,旁邊還有個小一些的廟,祭祀的乃是張氏始祖張揮和姬姓始祖后稷的父親帝嚳。
張揮和帝嚳都是黃帝的孫子,兩人是親兄弟,而且一個是張姓始祖,一個是姬姓始祖。
單獨祭祀他兩,也是為了夯實張昭這個張周承接姬周的合法性,以及強化他恢復(fù)周禮,結(jié)束亂世的必然性。
這一套儀式,是在暫時擔(dān)任太常寺卿的馮道協(xié)助下完成的。
沒法,原本的太常寺卿已經(jīng)被契丹人殺害,和凝和范質(zhì)等人也不出來和馮道爭,加上馮道是此時文道領(lǐng)袖,所以只能由他來主持。
張昭一祭祀完畢,馮道立刻大喝一聲。
“禮成!大周天子登皇帝位!”
聽到禮成,事實上的宰相張希崇率文武百官,都城百姓耆老等,立刻開始拜賀舞蹈,呼萬歲者三。
在這一刻,張昭的皇帝之實,就正式在天地遠(yuǎn)祖的見證下完成了。
從此時起,他就是名正言順的中原皇帝了。
張昭接受了眾人的三呼萬歲后,就在鹵薄的護(hù)衛(wèi)和引導(dǎo)下,前往太廟,在這里,才是他的直系祖先血食之處。
太廟中,張昭脫下大裘冕服換上了專門祭祀社稷和先人的絺冕服。
第一件事,也幾乎是唯一的事情,就是上寶冊,追封四世先祖。
本來張昭是不準(zhǔn)備追封張義潮,以全其大唐忠臣之名的,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樣搞有點問題。
因為要是不追封張義潮,那么按照張氏掌權(quán)者的排序,那就只能追封第二代歸義軍節(jié)度使,即張義潮的侄子張淮深。
可是張淮深并不是張昭的直系祖父啊!
而且張淮深是在政變中被殺死的,這件事一直讓所有人諱莫如深,因為極大的可能,張昭的祖父張淮鼎,就參與了謀殺張淮深之事。
所以要是張昭不追封張義潮,那就太黑色幽默了,追封第一位竟然不是開國者的直系祖先,還有不可說的事情摻雜在其中。
而且還不能不追封,沙州張家和張昭的興起,就來自于西北孤忠歸義軍,不管怎么說,張淮深都是繞不過去的那一個。
于是張昭只能放棄了為張義潮留大唐忠臣名聲的想法,規(guī)規(guī)矩矩的開始追封四代祖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永济市|
西吉县|
东丰县|
收藏|
江北区|
双柏县|
永年县|
名山县|
麻阳|
舞阳县|
邵阳市|
承德市|
兴和县|
尤溪县|
喜德县|
河东区|
拜城县|
读书|
疏附县|
视频|
屏东市|
肃宁县|
宣威市|
慈利县|
万安县|
陵川县|
临西县|
静宁县|
东乡族自治县|
西贡区|
天镇县|
伊春市|
科技|
会宁县|
额敏县|
内乡县|
循化|
高邑县|
南宁市|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