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文華殿小朝會-《混在洪武當咸魚》
第(3/3)頁
郭城見朱允熥說完了,再次站起來躬身稱“諾”,極大地滿足了某個口是心非的皇太孫的虛榮心。
相對來說,教育部的事就簡單多了。
朝廷的府學縣學不歸他管,高明負責的教育部,實際上就是管幾所小學,以及幾個只掛了個牌子的大學。
朱允熥在交代完上邊的事情,當即從座位上走出來,來到葛允謙身旁。
“葛院判,你這邊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葛允謙聞言一臉嚴肅地點點頭。
雖說他們今天是第一次開小朝會,但他這個內定的“衛生部尚書”,早就跟皇太孫聊過很多次衛生部今后的事情了。
因此,他深知身上的責任重大,同時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畢竟,他當太醫之時,只要治好一人一病即可。
現在他當了衛生部的尚書,可是要負責整個大明的治病之事,其難度可想而知。
“咱們之前聊過很多次了,今天在這兒多余的話孤也就不多說了。”
“總之你記住一句話,你們衛生部的撥款,只要你提出來,孤這邊就第一時間批,絕不拖延。”
葛允謙本來還真想說點啥,可聽到朱允熥對他這般信任,他囁嚅了半晌只是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微臣謝皇太孫信重!”
朱允熥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繼續對眾人說道。
“孤要說的就這么多,你們可有什么疑問?”
“沒有!”
“謹遵皇太孫諭旨!”
在一片領命稱諾聲中,只有新晉商業部尚書解奎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皇太孫,按照現在的布置,咱們手頭的錢不夠用啊。”
“鐵路那邊前期投入就是三百萬兩,醫科大學興建也要至少三十萬兩才能開工。鞍山鋼鐵廠興建,也要投入至少一百萬兩。”
“然而,咱們庫房里現在只有二百八十萬兩銀子……”
解奎的話音一落,在座的人無不看向朱允熥。
雖說朱允熥剛剛說得天花亂墜,仿佛給所有人打了一盆雞血似的。但如果沒有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鏡中水月。
“錢的事不用擔心,你們盡管用心辦事就行!”
眾人見朱允熥這么說,也就不再追問了,只是在心里暗暗祈禱,祈禱皇太孫能再次創造奇跡。
朱允熥開完小朝會,就將眾人打發到各處去忙了。
雖然他給所有人都配備了辦公室,但眼下小朝堂草創,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們東奔西走,根本就沒人有時間做辦公室。
朱允熥再將幾個尚書打發走后,將三位師傅給留了下來,帶他們走進文華殿西偏殿,指著幾張桌子說道。
“三位師傅,以后這里就是你們三位的辦公場所了。”
“從今往后,咱們小朝堂內的一應文書、奏報,你們三個都可以自由查閱。”
三人聽到朱允熥竟然這般信任他們,這三人激動得差點當場就跪下山呼萬歲。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朱允熥接下來的話更讓他們震驚。
“孤讓你們看奏折可不是白看的,你們看完后要草擬一份處置建議塞到奏折里。”
“孤看過奏折和你們的處理意見,如果覺得你們的意見好,就直接按照你們的意見辦了!”
三人聽到這話,無不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不敢置信之色。
當年老皇帝廢除丞相制度,引得滿朝文武震驚。
雖說胡惟庸有欺上瞞下之舉,但沒道理全盤否定丞相制度呀!
因為丞相不僅僅是一個職務,更是一整套復雜的制度體系,里邊牽扯著很多部門呢。
比如說中書省、門下省、通政司等等。
這里有起草詔令,上傳下達、審核圣旨等功能。
老皇帝為了跟丞相爭權,將這些一股腦全都廢了,實際上對朝政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皇帝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兼顧方方面面,總有一拍腦門就決定某件事情的時候。
這時候沒了審核部門,皇帝的一些湖涂決定,就直接變成圣旨下發了。
因此說,這些部門對于一個皇朝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職能部門。
哪怕是另一個時空的大明,在老朱廢除宰相制后,也催生出內閣、司禮監這樣的怪胎。
實際上,他們履行的職能跟當年的宰相制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個名目而已。
楊新爐等都是深知朝廷利弊之人,知道大明可以沒有宰相,但卻不能沒有相應的制度。
三個老先生臉上的震驚之余,剩下的全是感動、感激之情。
感動于朱允熥的信任,感激蒼天終于讓大明步入正軌了。
“微臣……臣等叩謝皇太孫信重之恩,嗚嗚嗚……”
“臣等粉身碎骨,也要報答皇太孫的信任!”
有一說一,朱允熥之所以給三個老頭放權,不過是想偷個懶而已。只是到了三個老頭那里,就成了莫大的信任了。
他這邊剛忙完,老朱就火急火燎地走了進來,看到屋里空空蕩蕩,只剩下三個小老頭,老朱的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人呢?”
“什么人?”
“咱聽說你個逆孫在開小朝會,咱這不是想過來聽聽嗎?”
老朱說完這話,自顧自的打量一番文華殿內的新布局,然后不屑的撇撇嘴道。
“這都什么和什么,哪有一進屋就放這么大桌子的!”
“還有,偏殿是用來休息和用膳的,你隔成幾間,又擺了幾張桌子是干嘛,整得跟貢院的號房似的!”
老朱點評完文華殿的布局,有些幸災樂禍的追問。
“大孫,你的小朝會啥時候開呀,該不會是還沒開始吧?”
“皇爺爺,讓您失望了,孫兒這邊早就開完了。”
“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