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混在洪武當(dāng)咸魚 老朱可是特意提前結(jié)束早朝趕過來的,而且他那邊早朝整整比這邊早了一個時辰。 然而,他掐著點過來打算看熱鬧,就看了個寂寞? 老朱都想讓大孫把人叫回來,重新當(dāng)著他的面開一次了,好點評一下大孫的馭下之道。 不過,老朱糾結(jié)了一會兒,就果斷放棄這個荒唐的想法。 雖說大孫這邊是小朝堂,跟自己的大朝堂一比就跟個山大王似的,但不管咋說也是“朝廷”么,總是要講一點規(guī)矩和法度的。 “你們幾天一朝?” “沒定!” “趕上就十天一次,趕不上也就無所謂了。” “反正也沒啥事,天天上朝折騰人玩呀?” 老朱聽了逆孫最后一句話,氣得狠狠瞪了那逆孫一眼。 這是含沙射影地罵咱折騰人玩呢吧? 朱允熥被老朱一瞪,心虛地低下頭,掩飾臉上的小尷尬。 他就是diss這老朱頭呢! 他甚至懷疑老朱頭之所以喜歡上朝,只是喜歡被文武百官跪拜的場景! 雖然老朱沒趕上大孫這邊的小朝會,但他早就派人過來盯著了,回到乾清宮沒多久,就有整理好的會議紀(jì)要放在他桉頭。 “皇爺,這是皇太孫那邊的早朝內(nèi)容。” 老朱看著輕飄飄的幾張紙,暗暗感慨著早朝含金量不高啊。 在他看來,菜市場賣菜的一早晨都比大孫說得多。 然而,當(dāng)老朱翻開大孫的會議紀(jì)要,看到里邊的內(nèi)容時心里暗暗一驚。 老朱首先震驚于大孫的財力,先前京城防治天花的時候,大孫就花了不少銀子,現(xiàn)在竟然還有幾百萬兩? 其次,老朱震驚于大孫的魄力。 這孫子手里總共就兩百多萬兩銀子,竟然敢干三四千萬兩銀子的事。 老朱看到大孫在小朝會上的豪言壯語,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夸這孫子有魄力,還是該罵這孫子自不量力了。 至于朱允熥說的能搞到錢,老朱更是一個字都不信。 如果說搞個三五百萬兩,他相信大孫還是有那個本事的。可這孫子的缺口至少三千多萬兩,他就算是陶朱公再生,也搞不來這么多錢吧? 老朱看到大孫跟葛允謙的對話,臉上總算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孫子胡鬧歸胡鬧,好歹還知道干點正事! 只是看到朱允熥跟三位師傅的對話,老朱的老臉又拉了下來。 如果之前不是聽逆孫跟自己提過內(nèi)閣之事,單憑那逆孫今天對三位師傅說的話,就少不了一頓毒打。 他廢了多大勁才把宰相制給廢了,轉(zhuǎn)過頭這逆孫就又撿回來了? 幸好這逆孫沒讓王德幫他蓋章,否則這事不殺幾個人是消停不了了。 老朱看完大孫的朝會紀(jì)要,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對一旁的秦德順道。 “繼續(xù)派人盯著!” “文華殿那邊不論大事小情,都要給咱原原本本地記下來!” “諾!” 朱允熥的小朝堂建立之后,很多人都是當(dāng)成個笑話看的。 畢竟,大明一十三省都在老皇帝這邊控制著,大明的財政賦稅、人口徭役等等,也是在大朝廷這邊把持著。 皇太孫的小朝廷要人沒人,要錢沒錢,還設(shè)置了那么多部門,封了那么多的尚書大臣,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嗎? 很多人甚至還公開調(diào)侃黃子澄,說他一步登天,直接就成了鐵道部尚書。 黃子澄對于這些人的怪言怪語直接無視。 他現(xiàn)在是堅定的皇太孫黨,皇太孫就算放個屁他都覺得是香的! 黃子澄在京城盤桓幾日,就帶著十幾個屬官前往大同等地實地勘測,并監(jiān)督恩克汗帶領(lǐng)的草原施工隊的施工進(jìn)展情況去了。 在黃子澄走后,眾人又開始奚落齊泰。 因為齊泰經(jīng)常出入文華殿,簡直成了那里的半個屬官。 齊泰面對一眾同僚的奚落也無動于衷,每天依然堅持不懈地往文華殿跑。 然而,幾個月后后,那些奚落嘲笑的人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過節(jié)了! 端午節(jié)將至,所有官員茶余飯后都在猜測,今年老皇帝會給他們發(fā)點啥東西。 “依我看,應(yīng)該跟去年一樣,一家發(fā)兩尾鰱魚就給咱們打發(fā)了。” “不見得吧?” “去年是太子爺病重,皇帝陛下沒心情過節(jié),這才只發(fā)了兩尾鯉魚。” “今年咱們大明打了大勝仗,現(xiàn)在國庫也挺富裕,咋的不得給每人多發(fā)二斤肥肉?” “提起肥肉,老夫的婆娘還曾跟老夫抱怨,說今年到現(xiàn)在家里還沒買過肉吃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