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鹽成,匪現-《皇朝夜行》
第(1/3)頁
深夜時分,利州城內,一處三進大院內燈火通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個個黑衣人手按刀柄,目光陰冷地盯著四周,身上散發著陰冷氣息,正廳紅燭跳動,一名光頭男子端坐上首,手里把玩著一把匕首,三角眼閃爍著兇光,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兩側坐著的幾人,個個身穿勁服,兇神惡煞一般,所有人沉默不語,氣氛壓抑,片刻后,光頭男子冷聲問道。
“去個人看看,打探的人怎么還沒回?”
話音剛落,一名男子急匆匆進來,抱拳說道。
“三爺,小的回來了。”
“說,什么情況?”
光頭男子眼中兇光爆裂,興奮地問道。
“三爺,咱們的人已經成功混在里面,都是生面孔,宋掌柜并不知道,絕不會暴露,情況已經摸清,是華亭侯府的人過來開采鹽礦,兩名主事,五十名護衛,還有十名工匠改造什么,還有人建造茅草房,三百采礦工。”
“才五十護衛?”
三爺有些詫異,下面坐著的一名絡腮胡,甕聲說道。
“三爺,區區五十護衛就敢來這兒采礦,太囂張,太狂妄的了,簡直不知死活,華亭侯的名號在江南或許有用,在利州這片天不好使,還得咱三爺說了算。”
三爺擺擺手示意打探情報的人先出去,看向下面一書生打扮男子問道。
“秀才,你來說說。”
叫秀才的男子抱拳說道。
“三爺,整個山南西道和劍南道鹽業都是三爺家族的,利州更是三爺的天下,三爺可知道當初宋家為何將鹽礦送給華亭侯府?”
“你的意思是?”
三爺目光閃爍。
“沒錯,三爺英明。”
叫秀才的男子先拍了記馬屁,繼續說道。
“宋家的生意并不包括鹽業,那鹽礦也是別人賠償給宋家,宋家一旦開采,就意味著和三爺家族為敵,宋家豈是三爺家族的對手?所以拿著半年不敢大規模開采,只是小打小鬧,開采出來的鹽也只自己用,并不銷售,但這個梁子畢竟結下,所以上次入長安將鹽礦贈送給了華亭侯的三夫人,既交好華亭侯,又能借刀殺人,那就是頭老狐貍。”
三爺不耐煩地打斷說道。
“別說這些屁話,就說現在怎么辦?”
秀才也不惱,笑呵呵地說道。
“利州絕不能有一粒鹽未經三爺之手流出去,否則三爺家族那些族老恐怕會對三爺有意見。”
三爺目光陰冷,沒有接話,秀才繼續說道。
“還有一點,江南水災,匪患不斷,沿海一線大亂,鹽運不出來,別說長安缺鹽,整個天下都會鬧鹽荒,用不了多久鹽價就會暴漲,不才建議三爺先別動手,等他們開采出來準備運走時動手,殺人滅口,死無對證,白撿一批鹽,屆時運去長安,絕對大賺一筆。”
“哈哈哈,好,不愧是老子的幕僚,此計大善。”
三爺大喜,一名陰冷男子忽然朝三爺拱手,鄭重提醒道。
“三爺,畢竟是華亭侯府,將來一旦追查,會很麻煩。”
三爺也不傻,點點頭看向秀才,秀才一臉智珠在握,不在意地笑道。
“聽說牛伏山的土匪日子不好過,只需將消息放出去,肯定動心,讓他們打頭陣,咱們來個黃雀在后,屆時三爺帶兵上去,還能落個剿匪的功勞,至于鹽,找個地方藏起來,再對外放話,就說救援不及,被牛伏山好漢搶先一步運走,三爺再帶兵走一趟伏牛山,將那伙土匪一鍋端,還能再發一筆,伏牛山的土匪有好幾年了,家底肯定不少,至于鹽,就說沒找到,誰能奈何?”
“哈哈哈,好,這個辦法好,老子還是這利州府兵中郎將,掌管利州兩千兵馬,小小土匪算什么?此計大妙,不過得算計好每一步,不能出錯,也不能留下把柄,咱們好好議議。”
三爺興奮地說道,三角眼閃爍著貪婪之色。而此時的大山深處,大坑內,萬籟俱靜,鼾聲起伏,一堆堆篝火跳動著,舔舐夜幕,將四周照亮,一處洞穴里,李庸坐在篝火旁閉目養神,余賢在旁邊警戒,三百多采礦就在外面,萬一有事,后果不堪設想,海軍陸戰隊一分為二,輪流站崗,不準任何人輕易靠近,瞇了一會兒,李庸沒什么睡意,示意余賢過來坐下,兩人閑聊了一會兒,李庸話鋒一轉,低聲叮囑道。
“這兒看似沒危險,但也不能大意,每天安排兩支小隊散出去四周,看有誰過來偷窺,對外宣稱去弄野味,水果之類。”
“明白。”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接下來的采礦事宜,吃了點烤肉,李庸困意上來,就在篝火邊躺下,迷迷糊糊睡去,第二天一早,李庸被喧鬧聲吵醒,隨便吃了點東西,李庸來到洞外大坑,見不少人抬著四根巨大的樹木正從上面往坑底放,上去一看,居然是木質異常堅硬的鐵樺木,這種樹木質堅硬,一般用來做車軸等,現在用來做承重柱正好,木頭有一人合抱粗,石臺上的坑還沒開鑿出來,等開鑿好,鐵樺木放進去為樁,絕對穩固,李庸徹底放心了,一天后,石臺上被開鑿出四個大洞,鐵樺木分別放進去,立起來,再用細小的石頭填充四周縫隙,將木頭穩固好,木匠們開始連接其他木頭,不到一個時辰腳手架就搭建好,看上去非常堅固,石臺上開鑿石洞時,有人在地面打造轱轆,幾乎和腳手架同時完工,大家在李庸的要求下,用粗麻繩捆好一塊上百斤重的石頭,通過腳手架上的滾輪輕松拉上去,再用轱轆吊上地面,腳手架和轱轆穩如磐石,毫無松動跡象,試驗成功,所有人歡呼起來。那些開采巖鹽的人也歡呼起來,這意味著不用大家冒死爬繩梯背上去,能活著,沒人想死,一切準備就緒,可以放手采礦,煉制食鹽了,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想要凈化食鹽,祛除雜質,木炭有著強大的吸附雜質和凈化作用,是最好的材料,必不可少,礦鹽不同于海鹽,礦鹽需要熬煮成水鹵,再蒸發水分后烘煎而成,煉制出來的叫青鹽,還含有一定雜質,但不影響食用,就是制作需要大量的柴火,費時費工也費力,成本大,這個環節李庸沒有干涉,任憑大家熬煮制鹽,等第一批青鹽制成后,木炭也燒好拉過來,存放著一個單獨的洞室,這個洞室被列為禁地,不準外人靠近,李庸讓余賢和一干海軍陸戰隊隊員打下手,在洞室內做了兩口土灶,放上大鍋,將煉制好的青鹽倒進一口大鍋,放上地下河清水重新融化,再做了個木桶,下面隔斷,放上細碎的木炭,厚厚一層,將融化的鹽鹵倒進去,凈化、過濾后流入另一口大鍋,繼續熬煮干水分,留下的就是細細的雪花鹽,所有人看著這神奇的一幕都驚呆了,死死盯著雪花鹽,滿是不可思議之色,余賢用手指頭捻起一些嘗了嘗,驚嘆說道。
“好咸,一點其他味道沒有,上將,還是你什么都懂,咱們這是成了?”
海軍陸戰隊隊員也躍躍欲試,想嘗嘗,但又不敢,紛紛看向李庸,滿是渴望,李庸理解他們的心思。
“都嘗嘗。”
所有人歡喜地伸手進大鍋,捻起一些雪花鹽品嘗,頓時兩眼放光,一人忍不住說道。
“上將,好咸,沒有怪味,比以往吃過的所有鹽都好,咱們發財了。”
“哈哈哈。”
眾人興奮地笑起來。
“就知道到發財,一群財迷。”
李庸笑罵道,趕緊做了個噤聲的動作,看看洞室外面沒人,壓低聲音叮囑道。
“記住,這門手藝就你們幾個掌握,不得外出,更不能讓外面人知道,大家輪流加工,一定要記住一點,木炭做三鍋就必須換掉,確保干凈。”
“放心吧上將,這可是咱們華亭縣的營生。”
“沒錯,誰敢泄密就是與整個華亭縣為敵,必殺之。”
余賢敬禮鄭重說道。
“屬下必定看好機密,絕不負上將所托。”
“好好干,這兒產出的鹽我會拿出一成利潤平分給大家,但誰要是泄密,西山營的規矩你們應該明白。”
李庸警告道。
“是。”
所有人立正敬禮,鄭重應諾。
“干活吧,余賢,過來一下。”
李庸相信他們的忠誠,示意余賢來到洞口,看看沒人過來,壓低聲音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石棉县|
阳江市|
四子王旗|
巴马|
华坪县|
甘洛县|
曲阜市|
廊坊市|
福泉市|
德惠市|
九龙坡区|
化德县|
清流县|
嘉禾县|
新疆|
任丘市|
涡阳县|
互助|
灯塔市|
溧阳市|
定州市|
汾西县|
萝北县|
南汇区|
霞浦县|
南召县|
岗巴县|
阳原县|
麦盖提县|
太原市|
且末县|
金塔县|
珠海市|
乐安县|
肥西县|
个旧市|
双鸭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海城市|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