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章 食鹽問題-《皇朝夜行》


    第(1/3)頁

    三天后,陽光明媚,徐風拂面,李庸閑庭信步地走在華亭縣的林蔭小道上,欣賞著蒸蒸日上的華亭縣,有了海路之后,華亭縣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民生得到大幅度改善。

    “侯爺好。”

    “侯爺吃了嗎?”

    “侯爺上門來坐坐吧。”

    華亭縣的百姓看到李庸過來,紛紛熱情地喊道。

    “該上工了,大家都忙自己的去吧,別管我,我就隨便走走。”

    李庸笑道,面帶笑容,讓人如沐春風,不知不覺來到華亭小學附近。

    “人之初,性本善……”

    郎朗的讀書聲在書院里響起,充滿朝氣,希望,這是李庸編寫的三字經,他剛到大門口,一名請來授課的先生出來,對方也認出李庸,趕緊行禮。

    “見過侯爺。”

    “先生有禮了。”

    李庸還禮,對方感激地再次回禮一邊說道。

    “侯爺編寫的三字非常適合孩童開蒙,侯爺真是經天緯地大才,在下也心悅誠服。”

    “三字經為孩子們多認識字,得到啟蒙也是好的。”

    李庸客套一句,對方卻一臉恭敬說道。

    “侯爺謙虛了。”

    李庸點了點頭,其實李庸的人才大計還在起步階段,他就是為大唐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就得從娃娃抓起。

    “侯爺。”

    一個急切的聲音傳來,李庸扭頭一看是高達,神色匆匆,面容擔憂,他知道出事了,于是迎了上去,示意到一邊沒人的地方后低聲問道。

    “大早上跑過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高達點頭回答道。

    “侯爺,今早負責給商城供貨的商隊說江南水災,道路難行,加上鬧匪患,海鹽無法運進來,就連齊州也受到牽連,幾處制鹽的地方遭受攻擊,用不了多久我們這里恐怕無鹽可用,會出大亂子。”

    經歷過戰亂的高達太清楚食鹽的重要性,那可是必需品,和糧食一樣,一旦緊缺,肯定生亂,貞觀年間是不缺鹽的,鹽也還沒收入官營,民間自采自銷,產量巨大,價格便宜,沒人會囤積,可一旦緊缺的消息傳開,必然哄搶,會出大事,李庸臉色一沉,低聲說道。

    “這是要制造大亂啊。”

    “可不是嘛,我朝雖然有海鹽和井鹽兩種,但井鹽產量有限,主要靠海鹽,齊州和江南又是產鹽地,一旦沒了供應,會出大事。”

    高達提醒道。

    “暫時封鎖消息,想辦法大量收購鹽,推出限購,每戶只能購買少量,具體你根據貨量確定,價格不能漲,必須維持原價,哪怕虧損。”

    高達臉色大變。

    “這可不是一點銀子,虧起來會很多。”

    “別擔心,我來想辦法,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管,另外,江南水災,我們接下來也會缺鹽,趁著危險還沒爆發多囤積一些,將來原價推出,穩住局面,華亭不能亂。”

    李庸叮囑說道。

    “這可不是小錢。”

    高達再次提醒道。

    “照做吧。”

    李庸語氣堅定,高達猶豫了一下,想到雖然虧損巨大,但能撈取名聲,也算不錯,答應一聲,匆匆離開,李庸也匆匆離開,沒多久,李庸回到院子,一個人在書房靜坐沉思,江南水災的發生,朝廷怎么做可以不管,甚至長安城百姓也可以不管,但華亭縣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大好局面,他不能不管,這里可是好幾千戶人家,家里沒鹽,誰能安心工作?沒有人安心做事,影響就太大了。

    “該怎么做?”

    李庸指頭輕叩桌面,暗自思忖,他是理科生,但是是物理不是化學,他不會制作海鹽,要不然他早就在這邊搞海鹽場了,其他的海鹽都掌控在江南士族手上,他已經收拾過他們一會,不能老薅他們的羊毛,物極必反他還是懂的,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李庸想起曾經有個蜀商曾贈送過一個鹽礦給鄭麗婉,一直沒動,于是他頓時有了主意,推開門,對守護在附近的一名衛兵說道。

    “去跑一趟海事衙門,讓三夫人回來一趟。”

    “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枝江市| 全州县| 长葛市| 岱山县| 武安市| 望谟县| 锡林浩特市| 洛宁县| 砚山县| 任丘市| 苏尼特左旗| 吉安县| 西林县| 阿克苏市| 德惠市| 海口市| 景泰县| 沧州市| 昭苏县| 张北县| 唐山市| 手机| 瓮安县| 西畴县| 沅江市| 滦南县| 兰州市| 平乐县| 靖宇县| 南丹县| 龙江县| 理塘县| 阿拉善右旗| 柯坪县| 鹤山市| 沁源县| 广丰县| 乌鲁木齐市| 丹巴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