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看,只要工坊里面的廠子運作起來,這不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嗎?到時候百姓的生計問題解決了,你們又能通過工坊賺錢,還能收稅,國庫也充盈了,加上還能做不少現(xiàn)在大唐急缺的物資,這怎么算也不虧啊。” “等等,這工坊還要收稅?” “什么?你們這里開工坊不用交稅?” 唐平和房杜二人都懵了。 在房杜二人和王青鸞的解釋下,唐平才知道,原來這個時代,國家稅收主要是來自于農(nóng)稅,這個時候連關稅都免了。 而商稅更是只有市稅。 所謂的市稅,就是唐朝規(guī)定了商品只能在集市里面交易。 就比如說長安的東市和西市,商人要繳納了市稅以后,才能進集市里面去做買賣,出了集市,是不允許私下交易的。 所以像唐平一樣要在長安東西市以外開個便利店賣東西,嚴格說來都是違法的,只不過他的便利店的東西要賣基本都是賣給了官府,所以也沒人去管他罷了。 而在東越的商稅情況,也是大同小異。 主要還是這個年代,在高層眼里經(jīng)商是賤業(yè),但是他們又會偷偷的經(jīng)商用極低的稅收來獲取利益。 所以聽唐平說完所謂的經(jīng)營所得稅等概念以后,兩人也無法直接回答唐平,只是說會稟報陛下。 這事兒也確實不好抉擇,因為收稅以后雖然會提高國家的財政收入,但是另一方面因為稅收也就使得成本上升,這些商家少不得說就會提高物價,從而增加大唐百姓的生活成本。 所以稅收是一把雙刃劍,具體怎么樣,還得等他們研究以后再做決定了。 不過現(xiàn)在他們倒是可以繼續(xù)討論一下拉投資的事情。 “唐大學士是說讓城中世家富戶出錢,把工坊弄起來以后,大家按比例分潤利潤,可是現(xiàn)在世家本來就勢大,這樣做豈不是讓他們更加強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