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八章 加征-《大明1617》


    第(1/3)頁

    “黃榜每畝加二分銀。”

    張瀚往城外去的時候,馬人府邸中的議論也是剛剛開始。

    看著眾人,馬人道:“我山西通省應繳納的夏糧是二百八十萬石,看著是不多,與蘇州一府相同,然則蘇州的額子從來交不齊,我山西這里積欠卻是很少,應著要供給邊軍,國初時咱們山西就很少欠糧,百年之下,地方官也遵循舊習,想如蘇州那樣積欠,絕無可能。”

    蔣彥宏跟著道:“蘇州那里官田多,看著稅額重,其實是把田租都算在內,咱們這里夏稅是夏稅,百姓還得算上田租,這負擔原本就重,加上田畝遠不及江南,這一下加餉上來,每畝田光是夏稅就得多交二分銀子,這還只是黃榜,底下還有白榜,諸位,這糧價看來是要大漲特漲了。”

    “咱們山西田畝不過四千萬畝,只及河南的零頭,田賦卻比河南相差不多,這也定的太多了些。”

    “白榜猶重,借驛傳,供給邊軍軍糧的名議,定然大肆加派。”

    “這些好處,卻落不到咱們頭上,多是將門和大官紳才能摸得著,咱們這些人,支應有份,好處全無,叫人怎么能服氣。”

    “百姓看著咱們風光,其實也真是有苦自己知。”

    “若是糧價再賺不到銀子,咱們只能賣田。”

    “就算糧價賺著了,難道老兄還要多留田畝不成?大官紳不繳田稅,馬老爺有舉人身份,丁稅折入也是有限,咱們的地田稅丁稅卻不能少,田越多,賦稅越重,這下還得加上加餉折銀,可真是承擔不起了。”

    “這可真是條鞭法的好處,嘿嘿,說著不盡啊。”

    在座的人,怨氣真是不少,而且多半是往條鞭法上靠。

    公允來說,條鞭法是張居正用大魄力推廣,原本唐的兩稅法就是把身丁稅納入地賦之中,這是減輕人民負擔的辦法,有田者納稅,后來宋時除了兩稅的基礎上,到大明百姓又得服勞役,到萬歷年間,又將雜七雜八的差役雜費攤入田畝稅中,這就是條鞭法,除了將本色,也就是糧食轉折為銀,使朝廷財政收入增加外,就是把雜役納入田稅之中,以試著減輕百姓的負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金门县| 长顺县| 叶城县| 珲春市| 萨迦县| 屏东县| 临武县| 安多县| 台南县| 建阳市| 高密市| 红河县| 呼伦贝尔市| 肃北| 惠安县| 新泰市| 南木林县| 海门市| 桂东县| 桐梓县| 福泉市| 乌兰察布市| 宁都县| 本溪| 古田县| 兴仁县| 乐至县| 大城县| 涞水县| 桑植县| 海淀区| 大关县| 布尔津县| 苏尼特右旗| 饶河县| 吴江市| 靖远县| 屏东市| 林西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