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贏詩曼如黃鸝鶯啼的嗓音響起。 “先生之策,詩曼受益良多。” “只是心中還有一事不明。” 陳慶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公主請講。” 小丫頭片子,還想考教我呢。 他胸有成竹,一點都不慌。 贏詩曼緩緩說道:“據(jù)我所知,德水(黃河)、大江綿延萬里,淮河雖短,也有千里之遙。光是在這三條水系興建磨坊,恐怕就不是易事。” “先生又打算如何施為呢?” 蒙毅嘶了一聲,想不到這位深居后宮的公主見識倒也不差。 始皇帝偏好于大干快上,吃苦受累的卻是他們這些官員和百姓。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話,最后監(jiān)管磨坊營建的活計最后還得交到他手上。 光是統(tǒng)計造冊就費了這么多周章,要真付諸實施的時候還了得? “此事易矣。” 陳慶爽快的說:“記得我方才所說嗎?要抓大放小。” 他的目光不由在贏詩曼身上流連片刻。 真不愧是皇家的公主,營養(yǎng)確實不缺。 年紀(jì)不大,該長的地方卻一點都不小。 幸好,在贏詩曼察覺之前,陳慶及時的挪開了目光。 “若按我的想法,連統(tǒng)計戶冊都不必做那無用功。” “咸陽城中有沿河販貨的行商,或者熟知地理,見聞廣博之輩,將其招來詢問一二。” “凡河水、大江兩岸重要郡縣,設(shè)置試點,興建磨坊。” “所需物料,一部分就地籌集,如齒輪等精密部件,則由船只沿河運抵下游。” “江河雖長,我們只需要設(shè)計好節(jié)點,便能惠及到沿岸大部分百姓。” 陳慶在地圖上的河道兩邊戳出一個個點,代表水力磨坊的位置。 “如此,最多只需要一兩月,工程就能順利啟動。” “再過三五個月,想必沿江沿河的郡縣中水力磨坊的名聲已經(jīng)傳播開來。” “朝廷只需要下一道旨意,讓各地上書。凡是條件允許,有水力之便的,皆可奏請申建。” “蒙上卿可派人去各地考察,若情況屬實,便登記在冊,并派人協(xié)助即可。” “估摸著半年左右,各地的水力磨坊必定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一年之后,條件成熟,便可依次推廣全國。” “先郡,后縣。然后是鄉(xiāng)、亭、里。” “一定要循序漸進(jìn),不可操之過急。” “最多三五年,大秦千家萬戶,定可全都享受到水利之便。” 話音剛落,扶蘇就興奮地連連鼓掌。 “先生治國之道,鮮有人能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