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生的意思是……要抓大放小。” “朝廷只要顧及到這兩處重點,一處要害,剩下的再徐徐圖之,是這個意思嗎?” 扶蘇也不免被陳慶給帶歪了,不過對方話里的意思,他倒是理解得透徹。 “對,正是如此。” 陳慶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 蒙毅猶豫不決:“陛下讓老臣統計天下戶數,如此敷衍,只怕……” 陳慶滿不在乎的說:“陛下心中裝的是天下,我們身為臣子卻不同,把手頭的事務干好,那才是臣子的本分。” “江、河、淮三條水脈上的磨坊一旦建成,周圍的郡縣必定獲益無窮。” “哪怕離得稍遠一點,我相信近鄰的鄉縣也會選擇把糧食拉過去碾磨。” “畢竟水力磨坊省時省力,與人力畜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扶蘇細細思索后,贊同的點了點頭。 陳慶接著說:“當水力磨坊的便利傳遍江河兩岸,周圍的支流水域自然會被帶動起來,搶著修建水力磨坊。如此一來,就能輻射到大秦起碼小半區域。” “先生,不知道您說的輻射是什么意思?” 扶蘇好奇的問。 “輻射就是……” 陳慶想了下,在地上畫的黃河、長江、淮河三條線上畫了很多枝枝杈杈。 “我們都知道,冬天坐在火堆邊烤火的時候后,它的熱量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只要你在火堆旁,無論那個方向,都會感受到熱量。” “這就是輻射。” “同理,水力磨坊一旦建成,它的便捷性很快就會在老百姓的口中一傳十,十傳百。” “鄉里鄉親的口口相傳,可比朝廷大費周章的去宣傳造勢效果好多了。” “我估計,早晚內陸地區的百姓也會知道,世上有這樣一種東西磨面又快又省力。” “朝廷不必宣教,到時候百姓怕是爭著搶著想要把磨坊修建到自己家門口。” “那時候在推廣風力磨坊,既順應人心,又能彰顯陛下和朝廷的恩德。” 一番話聽完,扶蘇和蒙毅連連點頭。 “聽先生一席話,勝過苦讀十年詩書。” “扶蘇受教了。” 扶蘇恭敬的行禮。 蒙毅若有所思,如此看來,按照陛下交代的那般辦法非但費時費力,效果反而不如陳慶所說的抓大放小。 明天一定上奏稟明此事。 他看向陳慶的目光中已然有了幾分贊賞之意。 真不愧是所謂‘穿越者’,確有不凡之處。 “你們還不謝過先生的教化之恩?” 扶蘇見弟妹們無動于衷,頓時嚴厲地呵斥道。 將閭和博簡、嬰哲或真心,或假意,磨磨蹭蹭的行了一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