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寺中論律-《朱雀記》
第(1/3)頁
歸元寺是省城著名的大寺,是由兩位江浙居士白光、主峰倡儀興建,后由省城富商集民資而成。寺名歸元二字,擷取自《愣伽經》“歸元姓不二,方便有多門”一句,意為萬法歸一,方便法門各異。寺院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現存著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樓內藏經頗豐,香火極盛。
大多數廟宇名匾,多橫書懸嵌于寺廟三門之楣,而歸元寺為直匾,全國罕見,堪稱塔林一奇。清道光以前,歸元寺名和其余眾寺一般均為橫書,道光皇帝某時欣聞白光、主峰積善德善功,親賜玉璽一方,璽上以陽文篆刻“敕賜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師之印”,以嘉其行。此后歸元寺地位在萬千寺中大大提高,寺名改為只有皇帝御賜玉璽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書。
易天行跟著小肖來到寺門口,了一眼寺院門口的那道大直匾,上面紅底寫著三個大大的金黃字體:“歸元寺”,又看著眼前游客如織,不由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寺廟是清順治年間才修,而且又在人煙茂盛之地,實在是看不出有什么靈氣,若真有世外高人,又怎肯落腳于此?略斟酌了下,仍然抬步行了進去。
寺中佛像莊嚴,木刻石雕碑帖林立,濃濃檀香繚繞其間。小肖以為易天行這個冒牌少爺是來看新鮮,便使出渾身解數,賣弄著自己可憐的導游功夫,易天行微笑著聽了會兒,便把他支開了,一個人在寺里閑逛著,趁著游人們不怎么注意,專向那些僻靜的地方行去。
易天行身具異能,讀的佛經又多,最近又習了三味坐禪經御火之法,對禪宗寺廟自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這時嗅著身邊檀香裊裊,聞著耳旁謁語聲聲,不覺心體俱適,直想就地坐下來盤個蓮花臺,好好靜修一番。
不知如何,他竟慢慢走出了正寺,來到了后園。
他興步走到后園才發現,先前看著格局頗小的歸元寺,五座庭院是散落有致地分布,紅墻黃檐,竟讓觀者感覺這整座寺廟,便是一道紅色為底,金線穿連的袈裟,一股沛然莫御的,橫貫于天地之間,仿似賦予了這件袈裟生命一般。
易天行見此妙地,自然是贊嘆不已。
從寺廟一角的小木門里走出來一個白衣和尚,對著他合了一什。易天行急忙還禮,看著那和尚年歲已大,眉梢微亂,雙眼卻是清澈有神,倒是頗有些得道高人的感覺,易天行神思微微一動,心想莫非尋找那個古老太爺念念不忘聲音的事情,就著落在這個忽然出現的僧人身上?
那僧人再一合什,道:“施主來了不該來之地。”
“何處不該來?”
那僧人面色平靜,卻透著股居高臨下的感覺,悠然道:“佛門清靜地,豈容俗子打擾。”
易天行見他說話不客氣,不免來了興趣,微微一笑應道:“既然大開方便門,何處不是度世地?”
歸元寺,寺名取自愣伽經。易天行惱他無理,回他這句話,首一句用了寺名歸元二字暗含的“歸元姓不二,方便有多門”中的方便一典,而第二句卻是禪宗上的一段史話,當曰禪宗始祖達摩以《楞伽經》授慧可曰:“我觀漢土,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這句話便是暗刺僧人無理,既然寺名點明了要大開方便之門,依愣伽經度人度世,又何必拒人于門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伊金霍洛旗|
宜兰县|
镇赉县|
太保市|
会泽县|
昌平区|
西畴县|
莱州市|
梅河口市|
隆德县|
苗栗县|
南城县|
阿克|
双峰县|
福海县|
兴化市|
增城市|
富源县|
子洲县|
天津市|
阳曲县|
大安市|
滁州市|
长葛市|
奉贤区|
若羌县|
金秀|
五寨县|
额尔古纳市|
依兰县|
唐山市|
维西|
板桥市|
泸西县|
信阳市|
玉山县|
宜兰县|
梧州市|
绍兴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