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知道,按照楊川的算法,這一百畝水澆地其實都能抵得上旱田上千畝,等若是平白的多出將近一萬戶良家子! 就算在富饒的關中之地,那些當官的也不敢保證三兩年內,自己的治下多出一萬戶良家子,更何況地處西北邊地的隴西郡…… 楊川要做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吏治。 人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漢帝國的官吏是個什么慫樣子,楊川比誰都清楚,好一些的官吏,只是個吞金獸,不過貪腐一些錢糧土地、多占幾十幾百良家婦人罷了; 可事實上,漢帝國更多的官吏不僅是吞金獸,還是吸血蟲,敲骨吸髓,魚肉百姓,欺下瞞上,差不多是一群畜生不如的玩意兒。 按照常人想法,面對那些貪腐成風刮地皮的官吏,便應該將其全部捉住,千刀萬剮,抽筋剝皮,斬草除根…… 這法子不靈。 楊川可是清楚記得,在后世的某王朝,某皇帝曾經以極其殘忍的手法炮制、恐嚇過自己的官員,像什么剝皮抽筋,千刀萬剮,熱油烹炸,掏腸添草等手法都使過,僅僅他老人家在位的那些年里,宰掉的貪腐官吏足足有十五萬人之多。 手段不可謂不殘忍,刑法不可謂不嚴峻。 然并卵。 屁用都沒有。 反而因為老皇帝太過殘暴,仇視天下所有當官的,以至于大明王朝兩百多年里,皇室與群臣離心離德,誰也不鳥誰,最終,當皇帝的一代比一代貪婪而弱,做臣子的一茬比一茬下手黑,等到李闖那廝攻破北京城,一番嚴刑拷打下來,便在皇室和群臣身上硬生生榨出黃金幾千萬兩、白銀好幾億…… 漢帝國貪腐的根子不在人心,也不在人性。 而在于制度。 因為,無論人心還是人性,總有趨利避害、貪圖享樂的慣性,這一點誰都沒辦法根治,只要有那么一個位置,有那么一個漏洞百出的制度,誰特娘的不貪不腐,在楊川看來就是傻雕。 清楚這一點的楊川豈能如常人那般去經略隴西郡? 那么,用一種什么樣的手段,才能與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隴西李氏扳一扳腕子,卻還不至于吃相太過難看,不會激其兇狠反抗呢? 這還是一個問題。 就在楊川為如何在隴西郡進行吏治而苦思冥想時,霍去病尋上門來,帶來一個意料之中的消息—— 霍去病手中那份軍用地圖,果然是被老李家的人動手給掉了包,作案者,乃李敢帳下一名羽林孤兒,出身隴西李氏,只不過家世沒有李敢那般殷實而顯赫,為了自己的前程,竟然聽從李氏家族某些人的安排,成了羽林軍中第一個被救出來的二五仔。 聽到這一消息,楊川只是笑了笑,并沒有多說什么話。 霍去病卻早已氣得不行,陰沉著臉,說要想辦法弄死一批姓李的。 楊川勸慰幾句,便安排了一場酒宴,算是給霍去病消消氣,讓他稍安勿躁,等他想出一個好辦法報復回去。 “楊川,你趕緊想,耶耶我都等不及了。”霍去病不住口的催促。 楊川卻顯得不緊不慢,慢吞吞的吃著肉,慢吞吞的喝著酒,時不時的,還要與自家的三名小婦人調笑幾句,簡直能急死個人。 一頓飯還沒吃完,霍去病便要起身離去,說是先回去將那作案的兵卒一頓鞭子抽成爛泥再說。 楊川終于開口:“好了,我已經想到治他們的法子了。” “去病,回到羽林軍大營,對此事切莫聲張,就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同時,給那干了壞事的雜碎升個小官。” 霍去病瞪大了眼:“楊川,你狗日的腦子有病?他做下誅滅三族的壞事,還要給他升官?” 楊川鄭重點頭:“對,不僅要升官,還要讓他們發財……”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