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楊氏榨菜-《漢廚》
第(1/3)頁
白菜有很多名字,譬如像什么大白菜、小白菜、結球白菜、不結球白菜、百財、娃娃菜,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楊川卻喜歡它最初的名字:崧。
瞧瞧,古人多會起名字,一個簡簡單單的‘崧’字,便讓白菜有了一種十分形象的畫面:山腳下,松林邊的坡地上,一朵一朵的白菜,白生生,黃嫩嫩,綠個瑩瑩,簡直好看極了。
這種菜蔬,在六七千年以前,就被先民們發現,并開始人工栽植。
只不過,要說大面積種植,且能讓大多數人品嘗食用,卻一直要到將近一千年后,據史書記載,約莫在白送年間,菘菜終于成為一種常見菜蔬。
在漢帝國,大冬天的能吃一口新鮮菘菜,簡直就難以想象。
也就是說,即便是楊川將這些大白菜直接運到長安城,便可換回難以計數的錢幣、金子、糧食、牲口和農具,更別說將其腌制成酸爽可口的‘楊氏腌白菜’了……
曹襄終于開竅了。
他自告奮勇的成了楊氏的‘專業會計’,跟在楊川屁股后頭,忙得不可開交。
這廝精于算術,小小年紀在商道上卻已摸爬滾打好幾年,憑著他的眼界和見識,以及對長安權貴之家的了解,很快便給楊川計算出一個十分精確的數字:
一百二十萬錢。
這一筆錢,意味著什么呢?曹襄告訴楊川,這一大筆錢幣,可在關中之地購置良田九百畝到一千畝;若是薄田,差不多能購置兩千畝以上。
對于這樣一個結果,楊川很滿意,拍一拍曹襄的肩膀,溫言道:“那就加把勁,把這一百二十萬錢,變成三百六十萬錢?!?
曹襄側頭想了想,沒想通。
楊氏腌白菜的確好吃,脆脆的,酸酸的,無論是就飯吃還是夾餅子吃,還是像楊川那樣,變著花樣兒的炒著吃、燉著吃,絕對是極品美食。
問題是,權貴之家就那么一小撮,根本就吃不了那么多……
“楊川,你的意思是、賣給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曹襄跟隨楊川半年,大致也猜到其心思。
“不,不但要賣給小戶人家,還要賣給那些部曲、仆役,”楊川一邊查看那些大缸里的腌菜,一邊沉吟著說道:“想辦法搞一批陶器,要分成上、中、下三種?!?
“這上品的壇子里,裝的自然是上品的腌白菜;中品的壇子里,裝的自然是中品的腌白菜;至于下品的呢,裝的自然是下品的腌白菜?!?
曹襄哈哈大笑,一腳踢在楊川的屁股上:“懂了懂了,你這家伙還說我這個鹽販子是奸商,以我看啊,你小子才是真的心黑手辣!
嘖嘖,想想看,我舅舅的腌白菜該用什么壇子?金的?琉璃的?或者,干脆整幾個羊脂玉的算求,一壇腌白菜賣他幾百金?
這個伱就別操心,腌你的菜去,怎么賣錢交給我就行了,至于傭金嗎……就讓卓姨送來的那二十名小婦人侍奉本侯沐浴更衣一次,如何?”
楊川面無表情的說道:“好,我這就給母親寫信?!?
曹襄嘆一口氣,整個人便如霜打過的白菜葉子,蔫不拉幾的向外走去:“好了好了,一個月內,本侯保證將你的腌白菜賣遍關中之地……”
……
解決了‘包裝’問題,楊川心情極佳。
本來呢,他想自己燒制一批精美瓷器,再往里面裝上‘楊氏腌菜’,再想辦法賣給皇家貴人和權貴之家;問題是,如今是冬天,還真不適合燒制瓷器、陶器。
而最根本的原因,卻是還是技術難題。
眼下漢帝國燒制的陶器十分簡陋,其中雖然也有一些品質很好的玩意,可是,與后世出現的瓷器比起來,簡直不堪入目啊。
黏土的品質,火候的把控,木炭的質量,以及瓷器燒制過程中的一些秘法訣竅,他一個當廚子的根本就是一知半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广州市|
连城县|
平塘县|
宾川县|
尖扎县|
南丹县|
阜新|
比如县|
昭通市|
娄烦县|
包头市|
上犹县|
文化|
旌德县|
武陟县|
酉阳|
吴川市|
宣城市|
商河县|
无为县|
林芝县|
东乡|
龙海市|
凯里市|
穆棱市|
达州市|
田东县|
延边|
新竹市|
高碑店市|
新源县|
凤翔县|
昌都县|
崇阳县|
大田县|
诏安县|
徐汇区|
随州市|
鹤岗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