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抓人-《過河卒之風起鳳鱗》
第(1/3)頁
出了吳百戶辦公的院落,感嘆完道門內斗之兇險的沈追托腮思考了片刻,隨即向高試百戶的簽押房走去。
吳海浮想對自己拉攏一二,無論是讓他升任總旗還是佩戴上“細虎刀”,都是吳百戶施下的小恩小惠罷了,斷不能讓他為吳海浮賣命,所以他大可安心承受,不需要太過憂慮。
只是自己收受湯達賄賂的這個把柄還在吳海浮手中,只要吳海浮死死捏住這個把柄,那自己就不得不投靠在吳百戶手下、投靠在張千戶手下、投靠在正一道手下。
沈追甚至在想,如果是李三辛發現自己這個把柄該有多好——在這蘆州之內,太平道的勢力可是強過正一道不少,自己投靠到太平道手下的前途肯定比投靠到正一道手下的前途要光明許多。
既然非要投靠道門三道,那選個更好的出路也未嘗不可。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胡思亂想之際,沈追已經來到了高試百戶的簽押房前。
高試百戶,姓高諱恭,表字長敬,在龍舒縣百戶所熬了大半輩子才熬到試百戶的位置。
高恭是這百戶所內真正的地頭蛇,也是每個衙門都少不了的那種資深老人,精通整個百戶所的大小事務,更是主官吳海浮的得力助手,要是沒有高恭的助力,恐怕吳海浮很難與有千戶大人做靠山的李三辛分庭抗禮,早就被李三辛這個試百戶給架空了。
至于高恭為什么要幫吳海浮這個空降下來的主官,那就不是沈追該操心的事了,他現在要操心的是趕緊把自己的佩刀換一換。
能佩戴“細虎刀”,是身為青鸞衛的身份象征,更算是一種榮譽。
雖然“細虎刀”是青鸞衛標配,但在青鸞衛中,也不是人人都可懸掛“細虎刀”,普通的校尉和力士是沒有這種待遇的,最起碼也要有官至小旗才行,所以底層青鸞衛們大多攜帶的都是“長羊刀”。
就算是青鸞衛的小旗官,也不是誰都有佩“細虎刀”的資格,整個青鸞衛中,能在小旗官一職就佩上“細虎刀”的人物都可算是好手中的好手了。
至少在這龍舒縣百戶所的二十個小旗中,能佩戴“細虎刀”的也不過才三位,并且個個的修為都達到了后天之人的修持階段。
如今,他沈追就是這第四人——這個“四”諧音可不怎么好。
高試百戶看到沈追前來,倒也沒擺什么架子,客客氣氣地將他帶進了簽押房中,聽到他的來意也不如何驚訝,引著沈追來到了自己手下分管后勤器械的劉總旗那里,并且親自為他挑選了一把近乎全新的“細虎刀”,頗具儀式感地交到了沈追手里。
這樣看來,吳海浮和高恭兩人肯定事先就通過氣,高試百戶知道他沈追今天會投奔到吳百戶麾下,事先就把這刀準備好了。
再想起換刀時劉總旗看自己的眼神,沈追敢確定,這位快要致仕的劉總旗也知道自己已經投靠到吳百戶手下了。
不過這兩位都算是吳百戶的親信,劉總旗更是馬上就要離開這百戶所了,想來也不會將自己這個臥底的身份透露給李三辛。
謝過劉總旗和高試百戶以后,沈追離開了百戶所的庫房,朝著李三辛的簽押房走去。
不管他暗地里投靠了誰,明面上他都是李三辛的手下。
在前去的路上,沈追看四下無人,悄悄拔出腰間佩刀,仔細端詳起來。只見此刀刀長三尺,柄長六寸,厚背薄刃,刀脊為直,刀刃略弧,重九斤九兩,吹毛立斷,鋒芒畢露。
觀賞一番后,沈追將“細虎刀”插回腰間刀鞘,長出一口悶氣,加快了腳下步伐。
……
龍舒縣百戶所內,一件簽押房中。
一位身著青色窄袖長襟錦袍,腰系一條玉帶,玉帶上掛著一顆黑鐵質地的吊睛白額猛虎頭,腳踏黑面白底方翹頭的官靴的青鸞衛懶散地坐在桌案之后,漫不經心地翻看著一本話本,腰間同樣懸掛著一把“細虎刀”。
此人便是因為辦錯了上差而被下派到龍舒縣的試百戶李三辛。
今日不是他當值,行事自然隨意了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巴中市|
泸定县|
永年县|
两当县|
江城|
龙州县|
阳春市|
鄱阳县|
古交市|
刚察县|
汕头市|
阿拉善左旗|
新泰市|
应用必备|
定边县|
萨嘎县|
东平县|
双流县|
海兴县|
怀化市|
四子王旗|
延川县|
嘉定区|
邛崃市|
买车|
阳新县|
鄂托克前旗|
荣昌县|
侯马市|
固镇县|
镇江市|
南丹县|
龙川县|
金阳县|
汕头市|
金门县|
永康市|
肃南|
邢台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