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58章 冤冤相報濁流世(四更!)-《御煞》


    第(1/3)頁

    以神元的交織與共鳴而洞見那幽深元理的純粹神韻,青荷的邀請本身并非僅只是借口而渾無道理,事實上,楚維陽也相信青荷所言說的那些,她能夠將這一步的修法走通,但卻未必能夠落于文字。

    昔日里曾經有著錄過書經的楚維陽,對此頗有感觸。

    饒是昔日里已經將真形道途修持得那樣的精妙,想要匯聚經典,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回溯與參悟諸般,最后才在反復審慎的思量之后,才將這一切落于文字,而是的諸般義理不失之神韻。

    當然,或許也正是因為有著昔年的那諸般經歷。

    所以楚維陽而今在完整的感觸到了青荷關乎于此法的神韻,關乎于走通修途的心路歷程之后,道人幾乎沒有耗費多少的心力,便依循著昔日著錄書經時所駐足的玄境,以昔日落于文字的諸般思感與念頭,幾乎是在順理成章的朝著道法的根源處反向推敲與梳理而去。

    這意味著楚維陽的真形道途于世間的諸般道法,于人世間的天地自然萬象之中,不再是那驟然顯照的曇花,不再是橫空的玄虛天河,而是切實將源頭扎根在人世間,扎根在萬象之中,扎根在道法最基礎的變幻之中的完整道統法脈!

    便像是玉髓河一樣,而今楚維陽所落于文字的,便是這“玉髓河”的“河源地”!

    而也正是有了那河源地繁盛茂密的水網,才最終匯聚成了玉髓河本身的恒久不易!

    這意味著凡有修士,在完成了煉氣期打熬法力精純的過程之后,一朝洞入筑基境界,便可以以玄家存神觀想的方式,洞入懸照與凝練道圖的一步,以此為自己日后修持真形道途奠定渾厚根基。

    這一步的緊要,幾乎是與筑基境界打磨道法根基是同等重要并且可以兼而有之、并駕齊驅的!

    當然,或許正是因為著這一部《瑯霄山主闡青荷道人存神觀想道圖心印元經妙旨》正與早先時楚維陽所著錄的書經同屬真形妙法,正是一脈相承的緣故。

    因而,饒是楚維陽用著云海青天符筆,以香火之力為靈墨。

    但是這一回落筆的時候,反而不復再有昔日時那般的筆落驚風雨、泣鬼神的磅礴聲勢。

    好似是在天機感應之中,楚維陽此時間的所作所為,更像是對于自身完整經典的拓展與傳續,渾似是早先時書就了第二卷,而今是正在補全第一卷,但兩卷合一,仍舊是楚維陽的真形經典而已。

    但也渾似是因為著這樣一脈相承的因由,當楚維陽的每一筆落下,每一頁靈符紙的書罷,那書頁本身都在香火之力隔空之中的映照之下,陡然間顯照出某種靈韻層面的變化。

    進而,連帶著楚維陽的袖袍之中,那《瑯霄山主說九法三相真形妙經元典》的原本顯照,同樣在靈光的托舉之中懸照在半空之中。

    于是,在之后的過程之中,楚維陽這里書就一張,那靈符紙旋即便遁空而起,與道書本身熔煉為一體,而不分彼此。

    分明是后續補全與書就的《元經妙旨》,可是在這一刻卻具備著與道書原本昔日歷經《玉冊》造化的同一待遇。

    而也正因此,因為這本質乃是青荷所創的妙法的緣故,因為楚維陽毫不遮掩的將“青荷道人”的名諱寫在書名上的緣故,當楚維陽正筆耕不輟的連連書就鐵畫銀鉤的符箓篆紋的過程之中,無聲息的運數感應隨著道書的補全而繼續有所變化。

    只是這一回,那天機靈犀所化作的濯濯清流,不僅僅灌涌入了楚維陽這里,更灌涌入了青荷的身上。

    進而,那尋常運數之力蛻變與升華之后的天機靈犀,便同時間為兩人那磅礴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盡皆灌涌入了無法想象的繁盛靈感。

    當然,面對這樣細微的變化,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承受著天機靈犀灌涌,并且有著鎮運寶器輔助的楚維陽,幾乎察覺不到甚么明顯的改變,縱然靈感涌現,也僅只是教楚維陽著錄書經的過程稍稍快了些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杭锦旗| 卓尼县| 疏附县| 南康市| 磴口县| 伊通| 安化县| 启东市| 澄城县| 上高县| 胶州市| 保亭| 永兴县| 北辰区| 灵山县| 台湾省| 当阳市| 泉州市| 独山县| 南和县| 镇江市| 韶关市| 尉犁县| 军事| 宣城市| 大冶市| 平原县| 齐河县| 烟台市| 锦州市| 开原市| 柏乡县| 新津县| 进贤县| 修水县| 青河县| 修文县| 松滋市| 岚皋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