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江知非的手書,展現在大屏幕上時,整座體育場如先前那般,再次陷入沉默。 只不過,這次沉默的時間稍微更長一些。 和江知非前一首詩相比,這首詩的第一句,實在太過驚艷。 并且,整首詩的畫面感極度強烈。 如果說,前一首詩仿佛呼嘯而過的颶風,令人讀后為之一振。 那這首詩就像,一場下了整夜的綿綿秋雨。 既淋在了身上,也同時淋到了心里。 坐在觀禮臺上,別號白日先生的艾爾燈,忽地放下了茶杯,不禁拍案驚嘆: “好一句‘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 若非有過刻骨銘心的遺憾,不足以能寫出這首詩。” 坐在他左邊的姜絳神色慈祥,依舊明亮的雙眼中,盡是緬懷追憶之色。 往事如煙,風吹雨打。 那些如今在網絡上,被人津津樂道的民國大師們,皆已作古。 但他們的那些風花雪月,愛恨糾葛,卻并不會隨時間而煙消云散。 若她恩師林茵先生仍在世的話,看見這首詩,應該會愛不釋手吧。 以姜絳的眼光來看,這首詩意境之深邃,即便放到大師如云的民國年間,也足以驚艷文壇。 在全場一片安靜的氛圍中,不知誰先起的頭,掌聲雖遲但到的陸續響起。 隨即如同山崩海裂般,從四面八方傳到場地中央。 路朝雨接過老江遞來的宣紙,俏臉上帶著難掩的歡喜之色。 她小心翼翼地將手書對折,故意假裝沒看到,來自觀禮臺那邊各色的目光。 既然老江說,這首詩是送給她的禮物。 那誰也別想從她手里,拿走這首詩。 而站在書案前的甄申申,看著大屏幕上的詩,表情則有些欲哭無淚。 她只想來簡簡單單地刷個聲望和資歷。 可為什么會碰到,實力這么變態的對手! 她知道自己輸了,輸的一塌糊涂,輸的徹徹底底。 現在她只想回家找爸爸求安慰。 站在中間的女主持,等到一波又一波的掌聲,稍稍平復下了后。 她手持麥克風,遙遙看向,坐在觀禮臺最邊上的張教授: “恭喜我們兩位參賽者,完成了第二回合的創作。 首先請張教授進行點評,并說出您的決定。” 老話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張教授拿起麥克風,如同先前那般,夸了甄申申幾句,然后毫不猶豫把票投給了江知非。 其實張教授也很無奈。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可這卻并不包含,兩者水平相差如此之大的情況。 在張教授之后,其他九位評委,也都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蕭規曹隨地把票投給江知非。 他們畢竟和姜絳不同。 姜絳在華國文壇德高望重,又是江知非的師祖母,就算不給他票,別人也不好說什么。 但其他評委要敢這么干,保準當晚就會上熱搜,在微客上被網友們罵死。 可即便是姜絳,也不好再次鼓勵甄申申。 她接過艾爾燈遞來的麥克風,言簡意賅地評價道: “申申這詩寫的不錯,小非的詩則寫的非常優秀。 我這一票,投給小非。” 伴隨姜絳話音落地,全場都鼓起掌來。 江知非也隨之成為,詩詞大會有史以來,第一位在作詩環節拿到滿票的參賽者。 等到場間的喧囂平復幾分后。 女主持微笑宣布,第三回合,同樣也是最終回合,就此揭開序幕。 比前兩位級別更高的領導上臺,如先前那樣,伸手從抽獎箱里抽取卡片。 而領導在這時,則依次取出了三張卡片,分別為: 「月」、「雨」、「晚」。 甄申申抬頭看向大屏幕,眼神中仍帶有一絲僥幸。 她剛才之所以沒選擇當場退賽,就是想靠著最終局扳回一城。 甄申申不否認江知非的才華。 但她也無比確信,江知非前兩首驚艷四座的詩,必然是提前準備好的。 只能說,江知非運氣實在太好,竟然連續押中兩題。 但在有三個指定字的限制下,江知非還能押中題目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即使江知非將指定字,替換到寫好的詩內。 然而詩詞這種藝術形式,每個字都需要進行反復的推敲。 差之毫厘,即謬以千里。 只要江知非這回合寫的詩,與她水平旗鼓相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