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七章 駝鈴聲聲-《西塞狼煙》


    第(1/3)頁

    經過西征大軍整一年的奮力拼殺,已經徹底打垮、消滅了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主力,取得了決定性、歷史性的勝利。收復了北疆(除伊犁)、東疆的全部國土,包括進軍南疆的門戶——達坂城、托克遜、吐魯番三城。規復淪陷國土已有一半。

    雖然捷報頻傳、全國振奮,朝堂上下一片歡騰;可西征軍所面臨的難題也接踵而至。

    由于進軍速度太快,補給線過長,軍需糧草供應不及;因內地將士不服新疆水土,罹患各類疾病者,大量增加……

    因此,西征軍被迫轉入休整。同時,派出大隊人馬,跨過火焰山,接應行走在茫茫戈壁大漠間的糧草輜重隊伍。

    西征軍前期的軍糧供應,有近四成購自俄羅斯。這些糧食,主要從俄羅斯進入科布多到巴里坤、古城、烏魯木齊;再轉運到西征軍各處大營,操作相對便捷。對內地糧食的轉運進疆,也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

    但由于英國政府從中作梗,俄國政府也開始盤算利弊得失;使得這條重要糧道,漸漸變得飄忽不定。

    所以,西征軍軍糧的絕大部分,要來自萬里之外的中原、山東、河套、關中、河西等地區。而這些地區,正處于天災不斷、列強滋擾、內亂剛平的艱難恢復時期;地方糧倉并不殷實,百姓生活依然困苦。

    即便如此,全國各地上至官府衙門、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勤耕細作、節衣縮食;盡管自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竭盡一切支持收復新疆的百年大計!

    曠古未聞的數十萬人的運糧大軍,在千里大漠迎風冒雪、艱難跋涉的壯麗奇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繪就的歷史畫卷。

    在這“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遙遙千里戈壁大漠。官軍的轉運營、民間的運糧隊、商人的籌糧社、百姓的家庭團,前赴后繼……牽著駱駝的、趕著馬車的、扶著驢的、挑著擔的、背著小簍的應有盡有……運糧隊伍綿延千里,奮力前行。

    他們不懼烈日難當、狂風吹地、狼群環伺;也不怕河水寒冷刺骨、山巔白雪撲面……這些行路人的目標只有一個——把手中的軍糧盡快送到新疆征戰前線。

    一時間,茫茫空靈之地,駝鈴聲聲、騾馬嘶鳴、人聲鼎沸……

    已經六十五歲高齡的左大帥;在四十五年前進京會試時,曾寫下了《癸巳燕臺雜感》。言道:

    西域環兵不計年,當時立國重開邊。

    橐駝萬里輸官稻,砂磧千秋比石田。

    當時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他,絕對不會想到;他的詩句,竟然會成為近半個世紀后的今天,發生在西征新疆萬里糧路上的真實寫照。冥冥之中,突然讓人感覺到,這似乎是一段糾纏了半個世紀的奇妙因緣!

    這也是國家收復新疆的決心、西征軍將士誓死復土的雄心,疊加內地千千萬萬牽掛新疆故土的百姓信心;共同造就的一幅,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壯美篇章!

    當時以探險家身份到新疆探險,刺探軍情的英國大間諜:伊萊亞斯。竟然鬼使神差地遇到了這一幕……他被驚得目瞪口呆!心底被徹底震撼!

    已經鞍馬勞頓、狼狽不堪的伊萊亞斯,驚恐地搖著頭,對手下人說道:

    “我們的大英帝國政府,嚴重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更低估了他們的意志!你們看……中國人已經把‘長城’,修到了新疆邊關的盡頭。在這里,我們不可能戰勝他們……應該收手了!”

    這時間,俄國沙皇軍隊的普爾熱瓦爾斯基上校,帶領他的新疆探險隊,也一直在新疆各處活動。

    他急切希望,能找到本國先民在新疆生活過的蛛絲馬跡;為永久占有伊犁,提供有說服力的“證據”。

    但勞神費力折騰了快半年,仍然一無所獲!

    可這時,恰好在新疆與甘肅交界處的大漠之中,見到了運糧大軍偉岸的身影!

    望著這見首不見尾的運糧隊伍;好奇的上校先生,決定就地扎營。停下來,專門數一數;這無法想象的龐大隊伍,到底有多少人馬?

    經過十一天認真、耐心的統計工作,俄國上校手上終于有了準確的統計數據。

    這些數據顯示:人員超過了30.6萬。駱駝達到了3.3萬峰、騾馬7.5萬匹……

    估計這位上校,既分不清多少是官軍、多少是商人、多少是普通百姓;更分不清哪些是官駝、哪些是商駝、哪些是民駝。

    他望著這些大漠行路人堅強剛毅的雙眼、一往無前的神態……拿著數據資料的手,在不停地顫抖;而他的內心,則更是在異常起伏、劇烈抖動!

    西征軍一邊接應糧草輜重隊伍,一邊指派“知農時、懂農耕”的十幾個營的官兵;分別在托克遜、吐魯番、達坂城等地,抓緊時間引水墾荒,大面積種糧種菜。

    原來撂荒的和新開墾的土地,前后加起來,足足有了十萬畝;而且幾乎都是沙土地,特別適合種植花生、大豆、馬鈴薯和玉米。

    西征軍所攜帶的大量糧種、菜種,這時候都派上了大用場。除了小麥已經錯過播種季節外,玉米、花生、大豆、馬鈴薯等,都種了下去。

    由于這里地肥水好、陽光充足,最適合沙土地的花生、大豆、馬鈴薯,后來的長勢和收成,都比內地的強許多。

    當時的西征軍將士,大概都不會想到;直至一百多年后,“托克遜花生”“達坂城大豆”,仍然是當地最美味的特產。

    陰云密布、混亂不堪的庫爾勒城里。隨處可見包著腦袋的、拄著棍子的、吊著胳膊的敵軍傷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广东省| 志丹县| 北流市| 红河县| 安图县| 屏南县| 金华市| 苍溪县| 永济市| 秦安县| 昌邑市| 临澧县| 福安市| 攀枝花市| 涟水县| 禹城市| 新宁县| 合山市| 连州市| 金沙县| 云林县| 尼玛县| 体育| 镇雄县| 富裕县| 海口市| 彝良县| 三穗县| 万盛区| 英德市| 舟曲县| 建水县| 平阴县| 浙江省| 绥中县| 双牌县| 弋阳县| 会宁县| 藁城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