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德發教授知道張國安教授的目的,這個遵守規矩的習慣,要在比賽中養成最好。 任何比賽都有規矩,都要雙方共同遵守,否則,那就是單機游戲了。 比賽的結果,張國安教授不在乎,他一開始是親自擔當裁判員,讓這幫大宋技工學生開始比賽。 第一名有獎勵,每人煮熟的雞蛋一枚。 無論是在哪一個時空,年輕人們都有一種競賽的欲望,張國安教授非常欣慰地發現,他們和那面世界的年輕人心態是一樣的,喜歡和同齡人競爭,喜歡有個輸贏,這就好,只要你們有年輕人應該有的激情和斗志,知識層面小白一些,一點關系也沒有! 怕的是麻木和冷漠…… 這一天只比三場,只為了一枚熟雞蛋的比賽還真很激烈! 或者說雞蛋不重要,只不過是張國安教授成功地挑逗起人家的勝負心。 張國安教授在他們的比賽中,只得不停地高喊: “侯東方,你現在是后排隊員,上網起跳頭球了,犯規!” “鮑威,你觸網了,犯規!” “郭子仁,上臂觸球,犯規!” “古劍山,你連擊了,別搞小動做!” “吳杰,不許在場內吐痰!” 事實上,張國安教授一點也沒有在意他們的輸贏,但是他們三支隊伍自己在意。 他們都是在下課時間來比賽的,每場也不過二十分鐘,但是羸的隊伍成員,在吃晚飯時,總是先把雞蛋在桌子上敲得啪啪做聲,得意洋洋地吃著白水煮雞蛋。 這一天三場次的比賽,或者讓他們的學習生活有了樂趣。 他們為了贏,不得不合理地利用規則,不得不去認識墻上寫的規則。 成員間還要學會團結和配合,甚至不久以后。他們還發展出一些技戰術來。 他們對這種游戲的理解,可比對四則運算的理解深多了。 張國安教授不可能每場都給他們當裁判,這時,那個個子最小的,名字叫王征的學生便有了重要用處。 沒有一個年輕人是沒有用的。 王征滿面激動,竭力裝出一種威嚴的樣子,學著張國安教授的樣子呢。 王德發教授和張國安教授兩個人在旁邊抽著煙,旁觀著他們快樂地在玩著,能把這么一個簡陋之極的游戲玩得開心,這也許才是真正的快樂。 王德發教授說:“你這個法子好,體育比賽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也能培養出他們的紀律,你真是很用心啊。” 張國安教授說:“再過一陣子,我把那網撤了,讓他們再沖撞,沖撞,嘿嘿,他們的友誼就更深了。” 王德發教授說:“一年以后吧,現在太早了------” “知道,不能心急!” 球場上傳來了學生們的歡叫聲。 在南宋,年輕人不會踢蹴鞠,就有點像在那面的世界里年輕人不會打網游一樣。 他們果然是人人都會踢上幾腳的,那球本來也就是充氣的,飛行速度很慢,這樣,他們的比賽就沒法子不激烈。 傳聞蹴鞠始于黃帝,開始用于軍事訓練。 那鞠是用皮子做成圓形,里面裝滿毛發。 戰國帛書上有記載,說是黃帝殺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這真是和現代足球是英格蘭人用敵人的人頭來踢著玩才開始的傳說,有相似之處了。 兩漢三國時期,蹴鞠發展較快,不僅娛樂性蹴鞠得以繼承,出現了表演性蹴鞠。競賽性蹴鞠出現了,特別是開始用于軍中練兵。這樣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今軍無事,就使蹴鞠”,就是這個目的嘛。 到了南宋時期,蹴鞠發展成為娛樂為主了。 他們的蹴鞠藝人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云社”,又稱“圓社”。 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