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章 我們是九零后了-《與南宋同行》


    第(1/3)頁

    王德發當時直接就否定了安靜的暗示,這個帶假金的想法不科學。

    宋子強的強烈建議也是無效的。

    王德發說:

    “帶假金的想法恐怕不好使,這個我們早都否定了……南宋初期,朝廷就非常重視金銀貨幣的成色,征用民間的工匠到文思院鑄造。由于付給工匠的工資太低了……中間很可能受到官員層層克扣,留不住手藝好的工匠,產品質量堪憂。

    這種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做法當然維持不了太久……南宋的商品經濟之發達可是跟現在有的一拼,最后朝廷只好由臨安的金銀鋪來承接。

    雖然實行生產外包,但是南宋的‘質監局’對質量要求很嚴格,推行了南宋版‘商品質量強制認證’,要求金銀鋌和金葉子上必須戳上金鋪的地址、店名、工匠的字號,以及成色等等,戳子都是朝廷認證過的……再說了,如果他們有用金銀的經歷……假金容易被識破,不過帶一兩黃金,可行。”

    安靜想了想說:“我不是說帶假金假銀……而是我們要帶一些高質量的商品,我翻看過強子帶的小商品……你們都沒有想過珍珠,我是說真的珍珠,它還有藥用價值吧……”

    王德發在筆記本電腦上開始敲字了……安靜說得對,宋朝時期的珍珠非常值錢,就算到了清朝時期,一顆大如龍眼,帶有黃豆大小的黃暈,重約三錢的珍珠,要價是一萬兩銀子。

    當然很可能根本沒有他們攜帶的塑料“珍珠”項鏈貴,但是對于它的藥用價值他們還是沒有考慮到,由此引發了一個節點問題,就是中成藥他們多少還是要帶一些的。

    王德發查了查資料,有些遺憾,這個大宋竟然有人工養殖技術了。

    中國確實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最早的國家。

    宋代龐元英所著《文昌雜錄》詳細記載了中國人工育珠的始創者和具體方法:“禮部侍郎謝公言有一養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開口,急以珠核投之,頻換清水——經兩秋,即成真珠矣。”

    這一記錄表明,中國距今約1000年前已人工育成珍珠。

    到了南宋時,湖州葉金揚用褶紋冠蚌,培育成附殼的“佛象珠”,這又是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發明。

    安靜笑著說:“這算是什么?實驗報告還是新聞報道?最適宜的溫度要多少,用什么做珠核,放到珠蚌的哪一層組織,珠蚌的感染問題,對于水質有什么要求……”

    萬士達說:“安靜老師,你是說他們根本做不到嗎?

    我從資料上看,歷史上好像珍珠確實沒有過大量出現的現象……也就是沒有人把這個當作事業,哪怕是獨家不傳之技。”

    張國安說:“是啊,就算他們沒溫度和細茵之類的概念……可就算有一個人花上十年二十年去窮舉各種方法,總結各種規律和現象……也可以打造出一個產業來,可惜差一點兒。”

    吳大鵬哈哈大笑,說:

    “你們這是只從技術發展上去找原因……中國傳統中整個思想體系和研究方法都有問題,就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人……那你說祖沖之發現了‘派’是3.14,然后他順道再把圓周長和圓面積的公式也求出,再把圓柱和圓椎也搞出來唄?

    他不能,就是不能……整個文化傳統都是碎片化的發展……你想要他們古人在技術發展方面來個周密性研究……做夢去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宿州市| 隆回县| 庄浪县| 永德县| 营山县| 蒙城县| 治多县| 桑植县| 东辽县| 镇江市| 旬阳县| 大姚县| 崇明县| 庄浪县| 沁水县| 许昌县| 清远市| 西安市| 沂源县| 宣武区| 宜城市| 板桥市| 山阴县| 宁河县| 永济市| 汪清县| 车致| 平湖市| 金湖县| 宁德市| 桃源县| 鸡东县| 吉木萨尔县| 莆田市| 开化县| 城步| 延长县| 进贤县| 望谟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