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一年不如一年-《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吏部尚書空缺,對大明朝政的影響并不大,吏部運轉正常。
皇帝不上朝,卻是讓吏部自行進行部議,看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上來,這等于是給了傳統文臣一次機會,當消息傳到劉健耳中時,他對此似乎卻別有看法。
“陛下是在試探。”李東陽看到劉健那謹慎的神色,便猜出劉健心中所想,直言不諱道。
劉健道:“如今六部尚書出缺,我們所想到的,陛下一定是想安排他所稱心之人頂上去,可就未曾想過,為何我們所推舉的人,一定不得陛下的心意呢?”
李東陽問道:“言外之意,我們要推選既能令我們趁心的,又讓陛下滿意的?有這種人?”
劉健搖搖頭。
很顯然,如今這朝局,想讓兩邊都滿意的人,那是不存在的。
“光景便是如此。”李東陽也頗為無奈道,“這換了幾年前,誰能想到呢?到現在,陛下都還未決定南宮會試的主考人選,卻在此時,讓吏部尚書出缺,看來今年的光景怕是不如去年。”
劉健道:“未來或會更差,至少到現在,朝中有些人想培植勢力,還是有所顧慮的。”
相比于過去幾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幾年最好的一年,至少現在我們還有機會改變。
李東陽聽出了這層意味。
劉健問道:“若是由你去推選,應當由何人?”
李東陽沒有正面回答,反倒是很認真道:“吏部的事,我們所能決定的太少。倒是聽聞,陛下想在戶部上做一些變更,你可還記得馬負圖走之前,極力舉薦之人?”
“誰?”劉健皺眉。
李東陽道:“宣府巡撫,劉大夏。”
劉健登時沉默下來。
李東陽道:“以目前的境況,陛下若要執意栽培年輕人,或直接讓王伯安升戶部尚書,但以他的資歷顯然還不足,但以王德華為戶部尚書卻似乎已大有可能。若實在沒什么人選能往上推,就以戶部尚書佀鐘為下一任吏部尚書的人選,你看如何?”
劉健想了想,微微點頭,似乎也同意這種“變通之法”。
李東陽繼續道:“戶部現在看起來,陛下是執意要以能相助張秉寬之人來充任,王德華是最好人選,但也不排除陛下會用到陸全卿,此人野心極大,幾次與我們針鋒相對,且此時王德華仍在西北供職,若是陛下將來以其回朝廷為兵部尚書……”
劉健打斷李東陽的話,問道:“他升了兵部尚書,你的意思,是張秉寬入閣?”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李東陽道。
劉健道:“眼下這幾人,你認為應當以誰為先……我是說,要讓他們退出朝堂之爭?”
打壓異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必須要把張周、王瓊和陸完三人中,選擇一個人給干下去,打壓張周已經實際證明行不通,那就從陸完和王瓊二人中選出來一個。
李東陽道:“非要以一人……那還是陸全卿。”
劉健道:“此人做事手段陰損,且以上聽處來對抗閣部,并無維系朝堂穩定之心,這種人或不可采信。那又以如何的方法?”
李東陽無奈道:“還請明示。”
顯然在李東陽這里,什么事都看淡了,從一些簡單的角度,根本找不到突破口,除非是能找到非常刁鉆的切入口,才有機會把張周派系的核心人員給搞下去。
劉健道:“陸全卿在地方上為任多年,其性格并非滴水不漏。”
李東陽搖頭道:“陛下對于這些人平時的枉法,并不會太在意,即便是劉宇這種人,也是張秉寬親自出手,否則陛下斷然無查究之意。”
劉健冷聲道:“但以其名聲之劣,還如何在朝中立處?”
不用說太詳細,李東陽似乎就聽明白其中的用意,就是先把陸完的名聲搞臭,讓陸完在朝中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李東陽道:“如今說的是,吏部尚書和可能出缺的戶部尚書,甚至是入閣之人。”
劉健搖搖頭道:“該不該爭的,我們都沒機會爭,眼下陛下用意已非常明顯,連于喬陛下都不顧往日之情分,我等還有什么可爭的。不爭……也是為我們的抗爭,最近也不要為誰出缺的事而去奔走,就全當不知。”
李東陽明顯不太甘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潼南县|
永春县|
额尔古纳市|
彭山县|
垦利县|
扎鲁特旗|
石渠县|
苏尼特右旗|
新乐市|
阳东县|
营口市|
库车县|
龙山县|
温宿县|
右玉县|
台中市|
舒兰市|
介休市|
建昌县|
阿尔山市|
西宁市|
柏乡县|
吴桥县|
新乐市|
噶尔县|
崇州市|
开封市|
兴宁市|
泰宁县|
南和县|
长阳|
兰坪|
金沙县|
新津县|
枣庄市|
汾西县|
德钦县|
恩平市|
浙江省|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