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九十章 一年不如一年-《大明第一貢生》


    第(2/3)頁

    雖然他內心也認為,劉健說的沒錯,現在爭也爭不來。

    可就這么放任吏部尚書和入閣大學士外流到政敵那邊,自己這頭卻連爭取一下都不做,他還是忍不了的。

    劉健道:“陛下這兩年身子骨大不如前,朝政逐漸外放,而張秉寬又常年不在京,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即便是我們不做什么,就不信某些人還會一直跟張秉寬保持步調一致?”

    “等他們生內斗?”李東陽皺眉。

    顯然這招,太被動。

    自己不做什么,等著對手出錯?這好像不是我們該做的。

    我們作為文臣的代表,難道就這么怯懦,甚至連爭都不敢爭了?

    劉健顯得很冷靜,厲聲道:“張廷勉也快要回京,就不信他回京之后什么事都不做,且如今張秉寬于朝中做事甚多,已為地方皇親國戚所忌,而今對他的非議也會越來越多。”

    李東陽點頭道:“明白了,先前我們與張秉寬對著來,那些皇親國戚以為張秉寬有對手,或不會跳出來。可一旦我們偃旗息鼓,那皇親國戚是首先坐不住的。”

    “對。”劉健道,“包括張廷勉,估計也是這心思,都是想坐山觀虎斗,可一旦兩虎之中有人先退了,那這只猛虎就會令山巒不安,就算只是蛇蟲鼠蟻,在面對猛虎時也該做點事。不能什么事都指望我們。”

    “誰……更合適出來當挑頭的?”李東陽一邊思索,一邊問道。

    劉健道:“賓之啊,有些事不用我們去勉強,會有人替我們做,大明從開國,各處設置那么多的藩國,就想到有一天,大明朝中有亂臣賊子,既如此,那我們就先等等看。這次的事,我們就先按兵不動,暗地里……先把陸全卿的劣跡找出來,至于入閣的人選,也不必再想,就讓王濟之來,他不是心生顧慮嗎?就是他!他既為張秉寬的座師,就看他入閣之后,到底是匡扶朝政,或只是為了把持朝政!”

    李東陽點點頭。

    雖然他不太認同王鏊的政治立場,但論能力,王鏊絕對是可以勝任內閣大臣的身份。

    ……

    ……

    西暖閣。

    朱祐樘手里拿著兩份奏疏,一旁站著陳寬、韋彬和楊鵬三位司禮監太監。

    陳寬道:“吏部的部議已經上來,推舉的乃是禮部尚書林瀚,以及戶部尚書佀鐘,也有推兵部尚書張周的,但因只是部議,一切都做不得準。若是放到廷推,估摸也是從此三人中選擇。”

    朱祐樘微微皺眉道:“沒有他人?”

    “并無。”陳寬道。

    朱祐樘道:“這倒是很稀奇,吏部左侍郎怎么沒被推上來?按照以往廷推的規矩,六部各尚書出缺,左侍郎都是作為候選者,甚至南京在任的尚書也是可被遴選的,為何到這次……卻好像……”

    朱祐樘也感受到了這次人事變動上的不尋常。

    雖然理論上,誰當尚書是由他這個當皇帝決定的,但其實大明的廷推制度決定了,所有人想上位,都要過朝廷人言這一關,如果這個人就是不得人緣,那在朝上就是不會被推崇,皇帝一般也不會逆著大臣的意思而來。

    可這次,大臣好像太識相了,至少推舉上來的三個人,朱祐樘看起來都還覺得湊合。

    楊鵬道:“陛下,最近吏部左侍郎傅瀚,并未有何不尋常的舉動,甚至在部議之事上,他也主動推辭,目前朝中傳聞,有說他即將往南京去的,倒是聽說私下人有議論,認為翰林學士也可出任吏部尚書。”

    楊鵬作為提督東廠的太監,負責京師內外的情報,他可以將一些風聞變成自己的奏事。

    朱祐樘道:“他爭不爭,也就那樣,讓秉寬回來任尚書吧。”

    朱祐樘的態度仍舊不變。

    早就說好了讓張周升吏部尚書,準備這么半天,計劃是不會被打亂的。

    楊鵬道:“最近戶部中,出了不少事,尤其涉及到囤糧等事。”

    “是嗎?”朱祐樘道,“相關的上奏,拿來與朕一覽。”

    陳寬聞言,不由瞪著楊鵬,心說你個混賬王八羔子故意挑事是吧?就算你是司禮監中人,但幾時輪到你在這里大放厥詞?

    說戶部有問題,你也不提前打招呼,我們如何準備?

    還沒等陳寬出面說明情況,楊鵬便道:“東廠調查過通州糧倉的京儲等情況,發現糧倉多有虧空,戶部尚書佀鐘包庇負責京倉的官吏,且在年后還有不尋常的糧草調動,都是往南運送,與漕運方向相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遂宁市| 枞阳县| 顺昌县| 余干县| 普宁市| 栖霞市| 普陀区| 比如县| 来宾市| 芜湖县| 泾阳县| 柳州市| 彰武县| 灵武市| 青州市| 灵山县| 罗甸县| 三明市| 个旧市| 亳州市| 琼结县| 遵化市| 开化县| 平南县| 汽车| 景泰县| 铜川市| 巨鹿县| 乾安县| 冷水江市| 庆阳市| 奉新县| 遂川县| 黎川县| 阜新市| 大兴区| 公主岭市| 广德县| 云南省|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