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遼東,沈陽中衛(wèi)。 在王守仁出兵往草原之后,沈陽中衛(wèi)對奴兒干都司的糧草物資等調(diào)運,也一直未有停歇,每天都會有大批的糧草經(jīng)過沈陽中衛(wèi)中轉(zhuǎn),從遼東發(fā)往遼北之地。 而張家大房父子倆,張掖和張平二人,自從去了一趟朝鮮運糧回來,就是以監(jiān)糧官的身份留在沈陽中衛(wèi),他們的差事名義上是監(jiān)督糧食的調(diào)運,但因為二人連品階都沒有,充其量就是給軍隊干活的皂隸,干最辛苦的活兒,拿最少的俸祿,每天僅僅能維持溫飽,然后還遠離前線戰(zhàn)場,似乎永遠熬不出頭。 這天父子倆經(jīng)過了一天的忙碌,相繼回到了住所,也就是給他們所準備的軍營宿舍。 張掖早回去一些,已經(jīng)做好了飯菜,而張平回來時顯得蓬頭垢面。 “兒啊,今天又被人拉去抗貨了?”張掖看到兒子這光景,也覺得惋惜。 張平坐下來,好像累到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哭喪著臉點點頭之后,拿起飯碗,卻遲遲沒有動筷子。 張掖道:“快吃快吃,我已經(jīng)給你娘寫信了,讓她寄點錢和衣服過來,咱父子倆今年冬天還要在這里熬。” 張平側(cè)過頭可憐巴巴望著老父親,問道:“咱為啥不回去?” “回去干啥?”張掖道,“你二叔現(xiàn)在這么厲害,咱在這里還有點盼頭,如果你回了南京,可就什么都沒了。” “可是爹,我聽當兵的管頭說,二叔已被調(diào)到南京當兵部尚書,他都在南京,為啥咱就要在遼東這苦寒的地方當苦力?”張平有些悲哀。 在他看來,老父親好像是被自家二叔給糊弄了。 張掖甩袖道:“你聽那些人胡說八道,你二叔是國公,怎可能當尚書?兵部尚書這位子太高了,不可能的,他們就是知道咱父子倆的身份,故意挑撥離間呢。” 說到這里,連張掖也覺得很郁悶。 最初張周兄長的身份,讓他們在遼東享受到了很多的便利,尤其是在他們走出山海關要去投奔張周時,沿途將官那熱情的態(tài)度……張掖想想都好像置身天堂。 可現(xiàn)在…… 好像誰都知道了張家兄弟不和,而且都傳言說他這個做兄長的很刻薄,以至于在萊國公落魄的時候狗眼看人低,然后萊國公就發(fā)達了…… 典型的勵志戲,可惜在戲文中,他張掖便是鼠目寸光的反面典型,然后都知道張周把他們父子倆丟在遼東當苦力……最初別人對他們有多巴結(jié),現(xiàn)在那些當官的對他們就有多刻薄。 “爹,咱走吧。回南京,就算你讓娘當家,也沒什么不好的。”張平好似哀求一般道。 張掖扒拉了一口飯菜,嘴上先抱怨道:“連口油水都沒有,你以為我不想走嗎?” 說到這里,張掖卻又好像發(fā)狠一般道:“但吃得苦中苦,才能當人上人啊,兒啊,你就當作這是你二叔對我們的考驗,等把苦都吃遍了,柳暗花明那就又一村了。” 張平道:“爹,我還要回去考科舉呢。”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你當都是你二叔呢?到現(xiàn)在,你爹我都沒明白過來,他是怎么考上狀元的。張家的運勢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去了,你就別掙扎了。” 意思是,彩票已經(jīng)被你二叔中了,彈坑理論,同一件好事不可能落到張家兩次,你就別發(fā)白如夢,踏踏實實干活。 或者跟你二叔發(fā)達去。 “爹,是不是因為你在外面找女人,被娘發(fā)現(xiàn)了,所以你不敢回去了?” “放屁,你小子可別亂說,宋家小寡婦不過是跟我見了兩面,想把他們家里的祖產(chǎn)變賣,防止被宋家人給搶走。那屬于做買賣,我跟她可真沒牽扯!” “哦。” “你小子,你爹我含辛茹苦把你養(yǎng)大,現(xiàn)在帶你出來打拼,你還總想著拆臺?” “爹,我錯了,我想吃飯睡覺,我也想入冬之前回南方,我想家了。” …… …… 父子倆就一直在熬著。 好像沒有任何盼頭的,這天巡撫陸完派人下來視察,張掖特地利用張周的身份,想過去跟巡撫衙門的人搭話,主要目的是想以此來換得一點更輕松的工作環(huán)境。 順帶。 張掖也想知道,張周什么時候再來遼東,把他們父子倆給接走。 “張家大老爺?久仰了!萊國公人已為南京兵部尚書,只怕短時間內(nèi)不會來遼東。”巡撫衙門的屬官說話也算是客氣的。 張掖一聽瞪起眼道:“他……舍弟他已經(jīng)當尚書?那為啥……” 屬官道:“張家的家事,我等外人不好過問,要不您去信問問。另外聽說您父子二人都不是軍戶,既然你們都是被當作工匠雇請回來的,若是覺得辛苦,可以去南京找萊國公。” 意思是,你想呆就呆,不想呆隨時可以走。 雖然萊國公的大哥和大侄子留在遼東,對我們來說也算是一種榮幸,但我們這些給朝廷辦差的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你們父子倆去別的地方,霍霍別的州府的將官最好。 張掖急忙問道:“那能先支點盤纏嗎?” 屬官瞥了張掖一眼。 那眼神就好像在打量一個怪物。 你們父子倆明知道來遼東就是受苦的,還非要來,發(fā)現(xiàn)這里是苦差事,想走,卻連點盤纏都沒攢下?那你們這是圖的什么? “無能為力。”屬官不想搭理張掖,轉(zhuǎn)身便帶人走了。 …… …… 自從張掖知道張周是被調(diào)去南京當兵部尚書了,便憋著一肚子的火兒,他覺得是被弟弟給辜負了。 “爹,現(xiàn)在真要走了嗎?”張平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