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倒張同盟-《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以怎樣的境地,能讓屠滽在跳過內閣的情況下,去聯絡朝臣,甚至獲得那么多宗藩、文臣和武勛的支持呢?
必然是暗中有人在協同。
而這個人,明顯就是大明的“內相”,司禮監那三位了。
謝遷跟劉健坐下來,將屠滽所說的事情,大致一說。
劉健的臉色陰沉,似對謝遷的話一點都不覺得意外,最后由劉健接茬道:“現在只缺一個契機了。”
謝遷問道:“那你是之前就知曉,還是剛得知?”
劉健覺得自己在被謝遷懷疑,望過去道:“是剛知曉細節,之前隱約有所察覺,但料想陛下不可能毫無防備。只是現在聯絡的人愈發增多,甚至連宗室之人也牽扯其中,情況將會有所不同。”
“非要到這般田地嗎?”謝遷顯得很不甘愿。
劉健道:“于喬,你不是最看不上張秉寬嗎?”
“那是……”謝遷臉色一急,想為自己辯解什么,卻又很著惱道,“我平時與他爭,是想讓他歸于正道,你見過有誰明面上與人相爭,是想將其置于死地的?”
劉健笑道:“自古這種事還少了嗎?”
謝遷一甩頭道:“可我不是那種人。”
“呵呵。”劉健又在笑。
大明以往跟張周在朝堂上拌嘴最多,甚至連朝臣都覺得是跟張周為死敵的謝遷,在這時候卻好似在力保張周,這就讓劉健覺得挺有趣的。
劉健笑道:“于喬,你用心誠懇,對后輩的提攜很多,只是你這個人話太多,容易招人反感,你心中對張秉寬無惡意,你覺得張秉寬對你可有好態度?他是否將你當成一山不容二虎的死敵呢?”
謝遷不答。
跟張周接觸少,他對張周的性格品性也不太了解。
誰知道張周是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
要去想一個靠跟皇帝結交而起家的近佞,卻還是個寬容大度的謙謙君子……謝遷琢磨了一下,這似乎對張周的要求也有點過分。
劉健道:“以蕭公公所言,過去兩年大明朝各地的天災人禍不斷,以災情言事,是陛下寵信奸佞所為。而李廣已作古,如今對朝堂影響最大的人,是何人呢?”
謝遷搖搖頭:“災異之說,未免牽強。”
“但陛下信啊。”劉健回得很直接。
怕不是忘了張秉寬是怎么起家的吧?
他不就是靠那些災異的事,獲得皇帝的絕對信任?
現在就讓他自己嘗嘗被災異反噬的結果。
謝遷問道:“所以你口中的契機,是要再等一場大的災禍?是有人在宮里放火?還是在等一場民間的疫病?再或是等入秋之前江淮等處的水災、旱情?”
“于喬,你冷靜一下。”劉健都覺得,謝遷今天的反應是有點過激了。
謝遷有點不想跟劉健正面對話的意思。
他將頭別到旁處,甚至不與劉健對視。
劉健道:“如今朝野上下皆都要與張秉寬勢不兩立,難道在這時候,你讓內閣置身事外嗎?”
謝遷搖搖頭,他明白,這事內閣就算是被裹挾,也要參與其中。
這才能體現內閣的領導作用。
“哪怕你真覺得,張秉寬是可造之才,那也應當給他一些教訓和歷練,如今兩年時間,他就已是大明國公,甚至還要身兼翰林院、六部差事,有問鼎六部部堂的資格,如此的順利,難道就不怕他將來對大明造成威脅?”
劉健也算是開誠布公了。
咱先別去計較那些人在干大事的時候有沒有帶我們,或者是去追究張秉寬是否真的做錯事。
就說這么個人……考中進士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已經這么牛逼了。
這對一個年輕后生來說是好事?
就算他能耐再大,皇帝再信任,我們也各種服氣他的本事,難道不怕將來發生什么“黃袍加身”的事情?
“陛下用張秉寬,到了執意而不聽他人意見的地步,無論是對大明,還是對陛下,對朝野,甚至是對張秉寬,這都不是善事,這才是朝野上下萬眾一心的原因。”
劉健算是在為朝野中人的聯名參劾做解釋和鋪墊了。
謝遷冷冷問道:“若是張秉寬反攻,且被他得手呢?”
劉健道:“那他以后也不可能再得到陛下的完全信任。為他一己之私,與滿朝宗藩文武作對,如此之人難道還想得到陛下的寵信?陛下難道就不會對他心生防備?”
謝遷聞言皺眉。
“于喬,你想想也就明白了,無論成敗與否,都是對陛下的警醒,哪怕陛下一時沒想明白,覺得是我等負了朝廷,但時間會解釋一切,陛下會明白我等的苦心。”
劉健道,“此事的機會也只有一次,誰又知曉陛下心目中,給張秉寬此番回朝,是安排的如何差事?”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来安县|
秦安县|
乾安县|
阳曲县|
克拉玛依市|
佳木斯市|
叙永县|
卢氏县|
林州市|
抚顺县|
青河县|
从化市|
海阳市|
山阴县|
蓝田县|
哈尔滨市|
屏山县|
沛县|
怀化市|
东宁县|
惠州市|
大足县|
松江区|
即墨市|
平武县|
运城市|
枞阳县|
济南市|
中山市|
泾阳县|
木里|
雷州市|
曲阳县|
林芝县|
丹东市|
杭锦后旗|
永修县|
石阡县|
博白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