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功不均-《大明第一貢生》
第(2/3)頁
王憲道:“很好了。”
陸完回過頭瞪王憲一眼,雖然戰術是雙方一起包夾完成的,但主要的殺敵功勞都在伏擊那一路,而辛苦長途跋涉的卻是他陸完帶來的四萬兵馬,折騰也最多。
而王憲那一路都是騎兵,陸完這邊可是拖著各種三四百斤開外的子母炮一路而來。
彭泉騎馬過來,顯得很緊張道:“兩位大人,已經派出探子查過,韃子往西走了近百里,按現在進兵的速度,只要要兩三天之后才能追上。”
王憲道:“撤走吧?!?
彭泉問道:“是往大寧方向撤走,還是往沈陽?”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
王憲和彭泉這一路,是從薊州,也就是從南線而來的。
陸完則是從東線,也就是遼東沈陽中衛那邊來的。
還沒等王憲回答,這邊的陸完態度便堅決道:“若南下過大寧,路雖近了很多,但或會遇韃靼主力,東走雖路途長了百里,但兩方人馬互相照應,韃靼不敢直襲而來。”
在撤兵的問題上,陸完還是有足夠發言權的。
看起來王憲跟他各帶了一路人馬。
但王憲不過是臨時的軍將,如同當時領兵進威寧海的王守仁一樣,有帶兵的權力卻沒有很高的官職。
陸完則是遼東巡撫,在大明中期不設經略的情況下,陸完可說是遼東軍政最高長官。
而且陸完也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出南下和東去的優劣。
彭泉則只是打量著王憲,他是跟王憲來的,在將士心中,誰帶兵誰負責統調,還是涇渭分明的,聽令也要聽自己的直屬長官。
王憲道:“陸中丞所言極是,若南下,容易為韃靼沿途設伏攔截,即便路近,也容易為韃靼主力包抄。東走雖路遠,但韃靼繞后包抄的難度極大,且雙方直線行進,韃子追上來的機會不大?!?
路近,但對于韃靼人追擊來說,路也近。
而且還可以從南邊包夾。
往東走,那是曾經朵顏三衛的地盤,韃靼人要追也之從西邊來。
本來是大明的人馬在追朵顏三衛,如果是達延汗的主力前來,就成了他們追大明的軍隊,直線走自然也是最穩妥的。
“傳令三軍,東走!入夜之后再行休整!”
陸完也知道目前軍中的將士已到了體力的極限,但到現在卻還不能休息。
也必須要等過了戰場區域,到了地勢相對容易抵擋韃靼來犯的區域,再行休整。
……
……
大明的軍隊,進草原是兩路,出草原匯兵成一路。
過中午之后,將士們也實在是走不動了,尤其是那些靠兩條腿走路的步兵,即便此時風雪都已經停了,但路面上的積雪很多,連來路都分辨不清,天空的灰暗連接在白茫茫的草原上,只能是根據一個方向往前走,前路是什么,只有前邊負責開路的人馬知曉,后面都是根據前面開路的車轍和腳印在走。
陸完眼看將士們已經無法行進,只能下令讓三軍駐扎,在這種天氣之下,連生火造飯都很困難,不過好在軍中也帶了柴炭等,勉強生火之后,終于可以吃一口熱湯和熱飯。
中軍大帳內。
陸完把身上近乎被冰水凍起來的官服脫了下來,作為隨軍的文官,他這一路是不會穿甲胄的。
外面有大氅,但因為昨夜的風雪太大,加上這一路的折騰,脫下衣服時,發現里面的官服都覆蓋了一層冰。
“水都凍上了!”
王憲帶著馬永成進到帳篷里來,馬永成想喝口水,卻發現皮袋中的水早就已經結冰。
王憲道:“外面的士兵都已經開始嚼雪水了,再這么走,到天黑的時候還不知道要倒下多少。”
“報……張總兵所部人馬已在南邊五里,先鋒人馬已進營地內會合……”
張鶴齡和張永所率的收拾殘局的人馬,跟主力匯合。
在等了半天之后,張鶴齡和張永,也出現在了中軍大帳內,此時兩路人馬除了彭泉還在負責帶騎兵巡防之外,剩下的幾位大佬都匯聚于一個帳篷內。
馬永成一臉激動問剛進來的張永道:“首級和俘虜有多少?”
張鶴齡罵罵咧咧道:“還好意思問?河岸上到處是沒有腦袋的半邊身體,血肉模糊的,你們也是貪啊,連個首級都不肯留?”
馬永成面色尷尬。
在大明,首功的規則仍舊沒根本改善,昨夜戰事結束之后,王憲和彭泉那路伏擊的人馬怕陸完追擊的人馬搶功,都先掃了一圈戰場,把能切的腦袋都給切了,捆在自己的馬背上,然后才去追擊。
這讓收拾戰場的張鶴齡等人,也只能把之前的俘虜給接收,想找個首級混點功勞都難。
王憲道:“帶走的首級,大概有一千六百多,炸碎的不算,但也有完好的耳朵給切下來的。不算是左右耳,而是雙耳的。”
張鶴齡坐下來,一把抓起剛燒好的水,想喝卻發現很燙人,嘴上仍舊在罵著:“那些耳朵還不都一樣?非要湊一對?滿地找耳朵呢?大明可沒這樣的規矩?!?
最郁悶的,要數張鶴齡。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固原市|
西盟|
永平县|
深泽县|
尚志市|
舒城县|
曲沃县|
集安市|
寿光市|
白山市|
稷山县|
呼伦贝尔市|
苏州市|
来安县|
颍上县|
大同市|
凉城县|
绥江县|
商水县|
辽阳县|
泽库县|
三江|
靖边县|
贵港市|
聊城市|
科技|
济阳县|
墨玉县|
宝丰县|
温宿县|
行唐县|
唐河县|
宁陕县|
星座|
社旗县|
北海市|
南昌市|
松桃|
克东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