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平虜伯、新建伯-《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翰林院內。
李東陽來找王華,告知王華有關其子王守仁要被賜爵之事。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李東陽特地在翰林學士房內,跟王華單獨見面,連翰林學士王鏊都沒得邀請過來……有點鵲巢鳩占的意思。
“陛下之意,要以威寧海一戰,以及貓兒莊之戰的功勞,給宣府副總兵、萬全左衛指揮使馬儀,加為平虜伯,以伯安為新建伯。”
李東陽把先前蕭敬跟內閣通氣所說的消息,告知于王華。
王華一聽就大概明白。
這是在恭喜我王家出英才嗎?這分明是讓我代表兒子去跟皇帝回絕賜封爵位之事。
王華道:“犬子初入官場,往西北去之前只是在觀政,即便領兵部主事之職也并非實缺,未曾有一日坐堂問事,所謂功勛不過乃西北將士英勇無畏,而他又恰逢其會人隨軍中。實在不敢居功。”
相比于王守仁的積極進取,王華在翰林院內則一直都屬于不顯山不露水的低調人物。
他年歲不小,甚至比李東陽和謝遷都要年長,但他中進士較晚,在翰林院從不想去爭,也很少有他露頭的機會。
好不容易閣臣來找,還擺明讓他去推辭功勞,他心知不能不識相。
李東陽對于王華的知情識趣,還是很滿意的,他笑道:“伯安年輕才俊,在武功上已有建樹,也是好事。以我的意思,他將來可以用軍功進取,但現在更應該悉心打理好朝事,我想跟陛下提請,讓他到六部供職,你看如何?”
王華一時沒太搞明白李東陽的意思,也就沒馬上去回答。
但王華政治思維是有的。
他大概理解為,李東陽所代表的傳統勢力,想借此拔掉張周的羽翼。
你張秉寬不是把我們傳統文官體系出身的同年進士發展成為左膀右臂嗎?我們直接讓他回朝不方便,就讓他爹來出手,當兒子的總不能大逆不道吧?
少了王守仁相助于你,你指望馬中錫這樣的傳統文官來幫你打理軍政?你想飛上天,也讓你折了翅膀,好好在人間明白何為論資排輩。
讓你老鷹變家禽,就算再找旁人替代王伯安當你的翅膀,也讓你撲騰不起來。
王華誠惶誠恐道:“犬子何德何能?”
嘴上要呈現出對李東陽安排很認同,甚至是很感激的模樣,但心里卻在犯嘀咕。
兒子這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別人一輩子都完不成的事,自己這個當爹的就這么去抹殺了兒子的功勞?那兒子不會恨自己吧?
還有……
不但是兒子承蒙了張周的照顧,得到實惠,連自己也深受其利。
在于張周修撰成《大明會典》,讓他們這些在翰林院清苦過活,十幾年都沒什么好機會晉升的人,突然有了“功勞”,軍功章上也自然有他這個翰林侍講的份兒。
父子倆現在都馬上要因張周的恩惠,而得到官職上的提升,可就因為張周不為世俗文臣體系所容,就要連同張周的功勞,連自己父子二人都要受影響?
不甘心啊!
李東陽大概也知道,讓人家直接去推一個超品的伯爵爵位,是有點過分,所以他要做好溝通和安撫之事,他道:“伯安回朝之后,至少也應該是六部員外郎,甚至可為六部郎中,等他有了為官處事的經驗之后,再出鎮西北也不遲。”
“至于德輝你,先前陛下曾允諾要在翰林院諸多人中,遞補一名翰林學士,閣部也會推舉于你。”
王華道:“不必如此。”
他很清楚,就算內閣要推薦他當翰林學士,也不是因為內閣真把他當成最佳人選,畢竟先前內閣推選翰林學士時,可是以楊廷和跟梁儲為先的,加上皇帝推薦并最后中選的王鏊,他王華連個決賽圈都沒進。
你現在突然就說我是最佳人選……這話誰信啊?
就為了我推辭兒子的爵位,因此而來安撫我,大可沒那必要。
李東陽嘆道:“《會典》修撰多年而成,你居功不小,朝廷也都看到你的功勛,連陛下也時常提到你。”
王華道:“此都乃是他人之功,在下不過是盡了一點本分之事。在下今日便寫上表,請以陛下調伯安回朝,以他年輕尚無資歷為由……請求陛下讓他多加歷練。”
不用等皇帝下了敕封爵位的詔書,我現在就上表替兒子推辭,算是滿足你們要求了吧?
“嗯。”
李東陽也沒想到王華如此識相,點頭后露出滿意的笑容。
……
……
清寧宮。
朱祐樘正得周太后的傳見。
“……本來還說,讓周家兩個后輩,跟著去西北鍛煉鍛煉,秉寬如此會用兵,讓他們有機會為大明建功立業,何以最后未能成行?”
周太后也不明白。
本來說好了周瑭和周瑛都能跟著張周去西北打仗的,但最后只有張侖跟著一起去了,而張侖在此戰中也沒什么表現,反倒讓王守仁和馬儀這樣的人大放異彩,周太后當然就覺得周家吃了大虧。
朱祐樘道:“用兵之事,都是秉寬在宣府時審時度勢所定,朕多都是給他撐腰,讓他放手去做。至于用誰不用誰……朕也不會過多干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枣强县|
定边县|
尼木县|
礼泉县|
余庆县|
马关县|
河池市|
沧州市|
深圳市|
上杭县|
景谷|
通城县|
出国|
清新县|
穆棱市|
甘谷县|
义乌市|
三亚市|
蓝田县|
龙陵县|
宽城|
乐清市|
郑州市|
皮山县|
福海县|
黔南|
通辽市|
西乌珠穆沁旗|
泸定县|
姚安县|
黄平县|
叙永县|
布拖县|
荣成市|
舟曲县|
叶城县|
团风县|
桓台县|
姜堰市|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