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五十三章 親拜閣臣-《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朝議在眾大臣心中極度的感慨中結束。

    劉健立在那,怔神半天都沒收攝心神,在戴義走過來時他甚至都沒察覺。

    “劉閣老,您有事?”

    戴義語氣輕描淡寫問道。

    劉健最后還是沒有把手伸進懷兜,那封上奏請旨延后審查《大明會典》的上奏,也就沒有提。

    劉健道:“昨日陛下讓我等前去做的事,基本已有眉目,是否可以跟陛下陳奏?”

    “可。”戴義笑道,“隨時都行,只要別有何誤會就好。那咱家就去給您通傳,看陛下是否方便相見。”

    ……

    ……

    乾清宮內。

    朱祐樘接見了張周、劉健、王鏊、謝遷和李東陽五人,并沒有傳召梁儲來見。

    朱祐樘道:“之前秉寬跟朕說,這部《會典》是他參考翰苑目前修撰進度,加上他近乎廢寢忘食的增改之后,所完成,定然有諸多不盡不詳的地方,需要翰林院來完成最后的修撰并以刊行,卻不知翰林院在勘校方面,需要多久?”

    難題拋給了內閣三人。

    在這種問題上,王鏊是不會去回答的。

    說好了有黑鍋你們內閣自己背,我只是個跑腿的,這種時候不會讓我頂上吧?

    劉健不回答。

    謝遷則開口道:“這就要問一下王學士。”

    王鏊這才知道自己天真了。

    政治可不是說好了怎樣就是怎樣,總有很多“權宜”,或者叫身不由己。

    王鏊也不知該說是十天八天好,還是說兩三個月,再或者是干脆別精校就這么刊行得了。

    張周接過話茬道:“陛下,臣認為,這部書怎么也需要個半年左右的時間,交給翰林院來做最后的編修,臣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剩下的……全要靠王學士他們了。”

    半年?

    這期限,讓劉健等人聽了很舒服。

    但想到本來延長校對時間,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張周的功勞,現在卻是張周主動提出延長期限,那意義就不同。

    這還顯得張周“高風亮節”,反而是他們這些閣臣小肚雞腸了。

    “半年,會不會太久?”朱祐樘似乎對這時限不太滿意。

    朱祐樘對于弘治時期著述立傳,在文治方面有功勛的事,還是非常在意的,任何時代修這種大型的典籍,都是足以吹牛逼的,皇帝也想成為流傳千古的明君,如果少了修書這一環,明君的名聲就會大打折扣。

    劉健這次主動出來擔責道:“回陛下,一兩月,應該差不多。”

    “好。”朱祐樘道,“那就以一個半月為期限,必須要將此書修撰完成,若是有重大紕漏可以再延長時限,否則的話……必須要按期呈遞。此事也就可在朝堂上公之于眾。”

    “是。”

    劉健領命,同時他知道事情絕對沒這么簡單。

    期限延長了,剩下的估計就該是談條件,就是所謂的談判了。

    劉健想到先前一次為張周定遼東功勞時的談判,就很頭疼,上次的功勛對他們內閣來說還有點“事不關己”,無論張周封侯還是繼續留在翰林院,都還威脅不到他們,但這次修書的事,卻是真切動了他們內閣的奶酪。

    “三位閣老先回去繼續看看那些書,朕有些話想跟秉寬談談,等回頭朕再派人過去。”

    劉健三人馬上也就明白,皇帝還是要仿照上次的規則,找司禮監的太監跟他們談。

    ……

    ……

    劉健三人默不作聲回到了內閣值房,王鏊已經先一步回翰林院去了,當天上午還有東宮的進講,王鏊也不能耽誤了自己的差事。

    他們坐下來后,抬頭互相對視一眼,多余的話也不必說。

    總的來講。

    皇帝給他們的選擇,要么接受,大家坐下來商量署名問題,你們利益有點犧牲,仍舊一團和氣。

    要么不接受,朕強行找人校對和刊印,那就撕破臉。

    對劉健他們說,仍舊是沒有太好的選擇。

    過不多久,皇帝果然派人來了,但這次跟上次不同的是,司禮監只來了掌印太監戴義一人,不過事件的始作俑者張周,卻也親自到來。

    “在下見過三位閣老。”張周倒顯得很客氣,就好像絲毫沒察覺謝遷正對著他翻白眼一樣。

    “請。”劉健道一句。

    這話卻像是對戴義說的。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宁河县| 洪雅县| 四子王旗| 嘉兴市| 明水县| 金坛市| 绥中县| 综艺| 金昌市| 久治县| 鹤山市| 泉州市| 溧水县| 称多县| 招远市| 左贡县| 舞钢市| 襄汾县| 贵溪市| 威宁| 醴陵市| 新源县| 伊金霍洛旗| 卓资县| 花莲县| 盐城市| 蒲江县| 平昌县| 资源县| 新和县| 安陆市| 阳东县| 仁寿县| 剑阁县| 永宁县| 佛冈县| 福建省| 依兰县| 深州市|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