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李安在山里轉悠了一天,并沒有發現段儉漢一行人的蹤跡,但卻意外發現了山里的鐵礦石,而且,還是非常優質的鐵礦石,礦石的含鐵量非常高,規模也很大,具有極高的開采價值,將來在修路的時候,可同步進行開采,從而可以讓道路修建的更快。
因為李安所設計的道路是沿著河流走向的,所以,只能修建走車馬的道路,而不能修鐵路,因為鐵路必須要盡可能的平直,彎彎曲曲是沒法修鐵路的,火車速度太快,若是鐵路彎曲度較大的話,火車開起來的時候就會直接被甩出去,從而造成非常嚴重的車禍。
而若要修一條鐵路前往東女國的話,那就必須要開挖隧道了,在遇到大山阻擋的時候,不能選擇繞開大山,而是要在大山的底部鉆個山洞,讓火車可以從山洞里通過,從而避免鐵路的彎曲,若是小型的山,則直接將山挖平就行了,但這里好多地方都是很高很高的大山,將大山挖平的代價太高了,這會嚴重破壞這里的地形地貌,也是當地部族不會答應的,而鉆個山洞的話,對環境的影響就相對要小得多,當地的百姓也能更好的從心里接受這一點。
不過,李安覺得能修一條寬闊的混凝土道路就足夠了,東女國在大唐的西部邊陲,人口也不是很多,商業發展比較的一般,并沒有太多的商品需要運輸,而因為道路的糟糕,大山的阻擋,修建鐵路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按照李安的估計,若要修一條鐵路通往東女國,起碼需要架設幾十座橋梁,開挖幾十個隧道,而不論是架橋還是挖隧道,對資金的消耗量都非常巨大,也非常的浪費時間,成本實在是太大了,而效益卻很是一般,總之,是非常不劃算的,但若是為了戰略利益,是否劃算倒也不是很重要了,只要朝廷覺得有必要修建,那就要修建。
不過,就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唐的修路計劃鋪的實在是有些太大了,全國各地到處都在修鐵路,資金和人力資源消耗極大,雖然經過李安的努力,大唐的資源和資金也比較充足,修好的鐵路也產生了經濟效益,但新修的道路還是太多了,對資金和人力的消耗已經達到最大,想要抽調資源去修難度極高的東女國鐵路,實在是有很大的壓力,畢竟,還有更多更重要的道路要修建,比如通往南詔和驃國的鐵路就更加的重要,這條路是通往印度洋的大動脈,是決定大唐是否能夠擁有西海岸的關鍵,只要把鐵路修到驃國沿海,那么,大唐帝國的影響力就會抵達印度洋,就能成為更加偉大的大帝國,而通往東女國的鐵路顯然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當然了,日后該修還是會修的,只是暫時不會修筑罷了,暫時會修筑一條好走的寬闊混凝土路,以滿足東女國的物資運輸需求,這樣的道路就足夠東女國使用的了,對促進沿途貿易發展將大有裨益,而當沿途貿易越來越繁榮,貿易越來越頻繁之后,修鐵路也就會變得更加的有必要,到那個時候再去修也不遲。
天色越來越暗淡,黃昏很快就到來了,為了將士們的安全,李安不會安排人馬連夜搜尋,只能暫時先撤回去,等明日的時候繼續上山搜尋,而在返回的時候,李安讓將士們攜帶了不少鐵礦石,準備拿去給姜姓大族好好看看,這座大山在姜姓大族的地盤之內,日后若是要進行資源的開采,必須要有姜姓大族鼎力支持才是,不給這些地頭蛇一點利益,那是肯定不行的,或者直接讓他們當地的族人負責開采。
不過,完全依靠當地大族肯定也不行,因為這些家伙沒有絲毫的技術,他們也就只有挖鐵礦石的本事,至于挖好的鐵礦石該如何處置,他們就沒有什么好辦法了,他們還需要全套的鐵礦石冶煉技術,只有具備了全套的鐵礦石冶煉技術,他們才能自己開采,所以,他們是必須與外來人進行合作的,利益大家一起分,大家都有份,大家一起賺錢豈不美哉。
在太陽落山之前,李安總算是順利的下山了,并返回了靠近姜姓大族石頭城的宿營地,此時的姜姓大族,已經對李安發起了邀請,讓李安到他們的石頭城內居住,并為李安準備了最好的客房,不過,為了不影響當地部族的正常生活,李安還是堅持讓兵馬駐扎在石頭城的外面,甚至,自己也居住在石頭城的外面,偶爾進去與姜姓族長們溝通一下感情。
姜姓大族長,那也是頂著姜州節度使頭銜的,不過,就算是節度使這樣的高官,在李安的面前,那也是小官一個,況且,這還是羈縻州的節度使,實際上也就是個頭銜罷了,放在大唐連個縣令都不如,最多相當于一些小縣的縣令,大一點的縣城都有好幾千人,比這里的人多多了。
李安既然發現了鐵礦石,自然是要告訴姜姓族長們的,這樣才顯得自己光明磊落,若是自己故意隱瞞不說,日后直接派朝廷的采礦隊前來開采,那就顯得有點小人了,會讓這些族長們不滿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广河县|
永登县|
海淀区|
沾益县|
驻马店市|
日喀则市|
通山县|
黄大仙区|
平顶山市|
应用必备|
莱阳市|
环江|
仙桃市|
昌宁县|
军事|
遂溪县|
庆阳市|
利津县|
湟中县|
大港区|
关岭|
繁昌县|
棋牌|
九台市|
泗水县|
玉林市|
江油市|
科技|
台东县|
察哈|
江孜县|
绵阳市|
苏州市|
阜康市|
大港区|
弋阳县|
建平县|
鄂尔多斯市|
麻城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