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用摩托-《盛唐不遺憾》
第(3/3)頁
雖然有些遺憾,但見李安態度如此堅決,他們二人也只好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各自領著十輛摩托離開了。
隨著摩托在軍中的逐步普及,大唐軍隊的實力再次大大增強,讓周邊各小國軍隊望塵莫及,更加不敢挑釁大唐帝國的權威。
而隨后,西邊傳來了好消息,玉門關通往疏勒鎮的戰略大鐵路全線貫通了,大唐的各種物資,可以快速大批量的運往安西的邊陲小鎮,從而極大的減弱了安西兵馬的供養難度,讓安西養兵的成本與京城沒有多大的區別,從而非常便于在安西進行大規模的增兵,進而控制安西周邊的附屬國。
在安西的西面,還有一個比較強大的帝國,黑衣大食,也就是后世的阿拉伯帝國,這個帝國一直比較強大,并稱雄于西部。
雖然,現在黑衣大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實力無法與大唐帝國相匹敵,但大唐帝國畢竟在遙遠的東方,距離太遠,必然導致大唐的實力很難輻射到黑衣大食,從而讓黑衣大食覺得,大唐實力雖強,但無法有效的影響西部的附屬國,而大唐的這些附屬國都比較富庶,若是據為己有,必然可以大大增強他們的實力。
在這種思維的支配下,黑衣大食以武力相威脅,逼迫很多歸附大唐的小國,同時向他們進貢錢財,否則,就用武力攻打他們。
這些小國當然非常的不情愿,于是,向大唐朝廷反應,喜歡大唐能夠出兵消滅威脅他們的黑衣大食。
大唐皇帝在得知黑衣大食要大唐的附屬國,向他們進貢錢財之后,是大為生氣,當時就要派兵攻打黑衣大食,為附屬國做主,但很多朝臣皆提出反對的意見,包括李安在內。
畢竟,黑衣大食遠在西部,大唐在遙遠的東方,勞師遠征,會嚴重耗損大唐帝國的國力,就算取得勝利,自身的損耗也是非常巨大的,這是所有大臣反對的理由。
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戰略大鐵路已經修到疏勒鎮,距離西部小國已經很近了,大唐的大批軍隊和戰略物資,都可以迅速運到疏勒鎮,從而讓遠征變得相對容易很多,對大唐帝國的損耗也會變得很低。
而西部的很多附屬國,也看到了這一點,并在疏勒鎮正式通車之后,立即向大唐朝廷提出要求,讓大唐將鐵路修到他們的國家,從而不論在經濟和貿易方面,還是安全方面,都能得到極大的好處。
西部各國的商人,是最支持修建鐵路的,畢竟,只要鐵路修通,對他們做貿易有極大的好處,讓他們可以更多更快的賺錢,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大唐的影響力一旦完全深入西部,他們就不用兩頭交保護費了。
貿易發展起來了,對沿途的各國都有莫大的好處,對大唐自然也是一樣,所以了,在鐵路通往疏勒鎮之后,大唐朝廷立馬開始研究,將鐵路通往西部各國的計劃。
在最近幾年,西部各附屬國,全都派遣了數量不等的技術人員,到大唐來學習,而學習的內容,無非就是修路鋪橋,以及一些簡單的機械維修知識,最核心的內容,是不會外傳的。
而這些鋪路修橋人才的培養,可以讓這些小國自己指揮自己,在國境線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減輕大唐帝國的負擔。
就在決定將鐵路鋪向西部各國的同時,朝廷讓大部分過來學習的各國修路筑橋人才全部返回他們自己的國家,準備配合大唐的技術人員,進行鐵路線的建設。
鐵路線的材料和技術皆來自大唐,而土地卻屬于各國所有,建設的時候,大唐與各國都要出力,如此,鐵路利益的分配,就必須先談好才行,否則,就容易引起麻煩了。
而各附屬國與大唐帝國相比,根本就沒有多少議價權,畢竟,不論是鐵軌,還是火車,以及各種調配制度,全都只有大唐帝國才有,這些小國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大唐的強大軍力,更是一種非常巨大的威懾,讓他們不得不順從。
作為鐵路系統的發明人,李安當然要參與制定下一步的鐵路修建計劃,以及如何與西部小國分配利益的問題,而事情這么大,大唐皇帝當然也不能不過問,這可是關系到大唐千秋萬代的事情,絕對不能等閑視之。
修建鐵路對資源和財力人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不可能四面開花,要集中力量,一條一條的修建,先撿最重要的道路進行修建,不太重要的道路只能靠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琼结县|
锦屏县|
自治县|
威远县|
灵川县|
溆浦县|
贵溪市|
北川|
平利县|
夏津县|
彩票|
宣恩县|
西吉县|
临漳县|
诏安县|
梅州市|
定日县|
融水|
大连市|
康定县|
太白县|
深水埗区|
九龙县|
银川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新津县|
雷州市|
安龙县|
鸡西市|
浙江省|
大庆市|
峨边|
金昌市|
庆城县|
灵川县|
集安市|
磴口县|
饶阳县|
宾川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