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一刻,常升不得不為眼前的這個老人肅然起敬。 雖然他原本定下這樣的策略,并沒有打算將這樣的手段一直玩弄下去的打算。 因為他同樣深知。 凝視深淵的人,必然會被深淵所凝視。 人們制定制度之初,大多都是做到了公平的。 但再完美的制度,終究也躲不過人情世故往來和有心人鉆空子。 后世有多少飽讀詩書的教授,他們的學問難道不高嗎?可為了自己的名聲和職稱待遇,不也干出了無數令人唾棄的搶論文,潛規則的丑聞么。 宋濂雖然受限于時代,并沒有常升那般遠見卓識。 但僅憑一顆公心。 便明銳的察覺到了這項臨時制度對于人心向背的影響和隱患,并果斷喊停,這份操行,實在無法不讓人敬佩。 常升也誠心的請教道:“還請宋師教我。” 宋濂又斟酌了許久,這才說道:“我們的確無法禁止這種行為,我們只能盡量確保其他人在使用這種手段時,盡可能地秉持一顆正心,使之達到用之正則正的效果。” “但牌匾、立像之事,絕不能再由朝廷出面。” “至少不能成為定制。” “倘若想讓這些大儒積極舉薦人才,又不急功近利,必須將他們著眼所爭的一時之利,引為爭一世乃至萬世之名。” “所以,老夫以為,朝廷可以令一桃李天下,學生成材,且大多品行端正,正在朝為官,且為國立下功勛的大儒弟子以功為其師奏請恩賞。” “待朝廷嚴加核查后。” “再御賜匾額,立碑立像。” “其碑文中,盡可不說大儒生平功過。” “只需將其教出了多少為國建功的弟子,以及弟子功績勒于石上,其表率之效自然成矣。” “屆時,即便仍有追逐名利之大儒。” “要想獲得朝廷匾額,立碑立像,也必須正根、正心、正形為弟子做榜,并悉心教導弟子成才。” “如此,不僅可以提高朝廷牌匾,立碑立像的價碼。” “也可使得天下儒生都將忠君愛國,尊師重道的道理貫徹一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