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7章 科舉改革的先兆-《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第(1/3)頁

    東宮之中,基層的屬官將大明的地圖給朱標呈送了上來。

    每從東宮告老的屬官中找到一名德高望重,還健康存活于世的大儒,朱標就將他鄉里所在在地圖上標示出來。

    除去應天,大明目前有十三省。

    再加上個作為龍興之地的鳳陽陪都,朱標自然是希望能夠找出十四名德高望重的大儒來。

    只可惜翻遍了東宮官員的籍冊。

    朱標也沒找到幾個來自北方的大儒。

    其余要么已經故去,要么就是名氣不足。

    真正夠格的,一名在蜀地,一名在洛陽,根本不足以輻射北方。

    而南方之地,一省三五名大儒都綽綽有余。

    這可把朱標的計劃打了個稀碎。

    看著這懸殊的差距,朱標都不禁感嘆:“北地學風不盛,更無出名的大儒,這可如何是好?”

    常升湊近一瞧,隨手在北地劃了一道弧線。

    “自宋時以來,天下一貫是北亂南穩,北方學風不如南方昌盛也屬正常。”

    “但,大儒不夠。”

    “姐夫干嘛不找自己三個兄弟湊一湊呢?”

    朱標看著常升劃過的西安,太原和北平,頓時反應過來,這不正是他三個弟弟,秦王、晉王和燕王的封地嗎?

    他們雖在北地。

    但封地之內的治安肯定比其他地方要好。

    再加之有朝廷的背書,招攬人才的效果說不定還要勝過大儒。

    “況且依我之見。”

    “除了宋師,只怕沒幾個大儒能推舉出朝廷可用之才。”

    “畢竟在他們眼中。”

    “才俊就該如他們這樣,熟讀經史子集,品行端正。”

    “但放到朝廷,他們的作用,只怕還不如之前的東宮官屬呢。”

    聽到常升對這些大儒的評價,朱標一時也不知該怎么回。

    說他非議大儒?

    但事實不是已經擺在眼前了嗎?

    東宮的這些“年輕才俊”,大半可都是這些告老的大儒推舉進來的。

    “那該怎么辦?”

    “倘若這些被舉薦的人才千里迢迢趕到應天府,大半再被吏部甄選拒回。”

    “不僅有損這些大儒的名聲。”

    “此后朝廷再想招募人才,恐怕也只能等到科舉重開之日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凌源市| 东辽县| 从化市| 海丰县| 双城市| 石门县| 松江区| 阿拉善右旗| 万盛区| 蓬安县| 云安县| 安图县| 京山县| 镶黄旗| 富锦市| 金秀| 龙里县| 隆回县| 襄垣县| 中阳县| 沧州市| 河源市| 和平区| 拉孜县| 犍为县| 兰州市| 崇左市| 双流县| 南澳县| 潞城市| 通道| 蒙山县| 若羌县| 鲁甸县| 巨鹿县| 昌平区| 兴城市| 定远县| 保亭| 新龙县|